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1篇
系统科学   75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6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程变量在代表产品或服务过程信息时并非完美,而使用模糊数可能是另一较好途径。文章进一步完善模糊累积和控制图,其中使用中心和扩展具有重抽样分布的模糊随机变量,并给出模拟例证。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了解郴州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方法按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样本。以WHO推荐的儿童体格发育标准进行体格发育评价。结果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女孩高于男孩,1-3岁儿童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加强7岁以下儿童的监测管理,防治结合,才能降低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  相似文献   
5.
具体介绍了砼强度检测抽样的几种方法:现行规程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分层抽样 法又分一般方式分层抽样,比例分配分层抽样,及最优分配和奈曼分配分层抽样.在理论上得到各方法的 抽样数量值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混凝土强度检测抽样系统.软件采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编制,软件 应用简单、方便快捷,并通过实例介绍软件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真实感人脸模型匹配的细节控制和稳健创建问题,提出了线性人脸对象类模型的匹配提升技术。基于非统一抽样(NUS)的动态高斯金字塔分析(DGPA)方法,结合不等概率抽样和整群抽样策略,自适应地动态调整每级高斯金字塔图像的抽样分布,利用最优化算法由粗到精的计算全局近似最优解,获得精确的模型匹配。动态调节整群区域边界并利用再抽样率调节抽样密度,可以有效控制人像模型的细节表达效果,提高模型创建的稳健性。随机梯度下降的线性相关性扰动(CD-SGD)和学习率自适应(ALR)技术,提高了模型匹配的准确性和收敛速度。以M  相似文献   
7.
新疆卫生服务调查研究中的抽样与质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我们进行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服务调查。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38474人进行家庭人户健康询问调查。玛叶指数为11.95,无人口堆积现象,年龄、性别与民族的构成与总体构成差异均无显著性。本次调查数据代表性较好,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工业统计抽样调查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方法制度的分析研究,阐明了关于我国省级工业抽样调查中的样本框的构造和分解方法;对于各分解后的样本进行特征值分析和相关分析,提出了多目标(指标)抽样调查的样本数目确定的综合排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均匀设计抽样的小样本均匀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献[8]从理论上给出了均匀设计抽样样本点集的偏差的阶,并随机模拟了大样本的情况。本文通过随机模拟说明,当样本容量较小时,均匀设计抽样的偏差优于其它几种设计和抽样方法。最后,从最大对称差的角度对几种设计和抽样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讨论了分层三阶简单随机抽样下,在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中利用普查数据构成人口出生率,年出生人口,年中人口的比估计及其均方误差估计问题,也给出了分层三阶等距抽样下比估计的均方误差的两种估计公式。得出的结论也适用于一般的多阶抽样的比估计的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