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goal of this article is twofold: 1) It aims at providing an overview on some major results obtained from energy flow studies in individuals, populations, and communities, and 2) it will also focus on major mechanisms explaining community structures. The basis for any biological community to survive and establish a certain population density is on the one hand energy fixation by primary producers together with adequate nutrient supply and the transfer of energy between trophic levels (bottom-up effect). On the other hand, predator pressures may strongly control prey population densities one or more trophic levels below (top-down effect). Other interpopulation effects include competition, chemical interactions and evolutionary genetic processes, which further interact and result in the specific structuring of any community with respect to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population sizes.  相似文献   
2.
在注意到含时滞的偏微分方程与含时滞常微分方程的差别的同时,指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其次,建立了两类含时滞的非均匀生态模型平衡态的稳定性判别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3.
生态系统的稳定与非稳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论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与非稳定,给出其定义及分类,揭示其基本特性及两的本质差别,指出其与系统的固有特性及干扰有关;讨论了两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为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等理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在简述生态系统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生态系统是非平衡系统,是典型的耗散自组织系统进行论述;并对系统有序、无序、混沌状态的概念和相关关系及渐变、突变、分岔的区别作解释。阐述生命自组织的基本特性及新种的形成过程,同时用熵值作为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证明了一个系统的熵值增加,物种多样性就丰富,熵值减少,物种多样性就较差。笔还就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景观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景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杂性。景观异质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前提,景观异质性有利于促进景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减小扰动的传播,并是生态系统生物共生的基础。干扰影响景观异质性及生物多样性,人为的干扰使景观破碎严重,直接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景观的科学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核心与保证。  相似文献   
6.
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现状及重要意义,界定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阐述了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依据,构建以生态环境保障度、自然资源支持度、社会经济发展度和健康可持续度为准则层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矿区生态健康评价的未确知测度模型,并将信息熵理论引入指标体系的约简.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效率作为指示生产、生活中反映速率的指标被广泛应用.生态效率以生态能量学为基础,研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传递与转化,计算营养级内部和营养级之间的能流的转化效率.传统的效率与生态效率的表达均具有主观性,并常把来源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能量进行简单或片面的比较.能值理论则把生态系统或生态经济系统中不同种类、不可比较的能量转化成同一标准的能值(太阳能)来衡量和分析,极大提高了生态效率研究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东北高寒地区麦田中土壤动物进行了统计.共有13类,隶属3门、5纲,其中蜱螨类、弹尾类和线虫类占土壤动物总数的99.17%,为优势类群.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这与诸多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即环境因素的变化可以使土壤动物的类群结构发生改变.麦田中0~15cm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福建柏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双重抽样法和“相对变比生长”模型(y=ax^be^cx)、“树形管道”模型(y=ax^bL^c)测定4个福建柏人工林的生物量。结果表明:24年生福建柏人工林密林分(Ⅱ类立地,2700株/hm^2)和26年生稀林分(I类立地,1216株/hm^2)的生物量,前者为178.240t/hm^2(乔木层占99.6%),后者为155.204t/hm^2(乔木层占99.6%);前者年平均净生产量为7.628  相似文献   
10.
生态系统服务术语逐渐为人们所公认和普遍使用。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价是此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应构建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结合的地区模型和全球模型,为生态系统服务的划价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