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9篇
综合类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
本文在R.Lozano and I.D.Laudau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仅用输入输出测量值的离散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由于在设计中利用参考模型的状态代替被控对象的状态综合参数自适应律,因此,设计出的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并且结构简单易于用计算机实现。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跟随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适用于抗高频突发性冲击干扰的有效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抗突发性冲击干扰的处理算法。该算法主要用于抑制高频雷达探测飞机目标时随机出现的冲击干扰对目标谱线产生的遮盖。由于时域海面回波一般情况下绝对占优 ,因此 ,该算法利用海杂波谱分布结构上的特点 ,通过常规的频域处理滤除海杂波谱 ,从而使滤除海杂波并反变换到时域的信号中突发冲击干扰能够占优 ,进而利用野值判别与剔除方法将幅度较突出的冲击干扰予以剔除 ,达到抑制突发冲击干扰的目的 ,使雷达在突发干扰情况下也能有效地发现和跟踪目标  相似文献   
3.
短波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实战条件下如何评价短波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是构建短波跳频通信系统的重要环节。由于不能得到精确的指标评价值 ,采用组合赋权法给出了系统抗干扰性能的评价算法已经不能适用。给出了一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该方法有如下优点 :为避免专家赋指标权值的主观随意性 ,将德尔菲 (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 (AHP)相结合来确定指标权值 ;为了便于专家较准确地作出评判 ,给出了指标评价等级 ,并利用模糊评价法给出指标评价矩阵 ,最后得到评价结果。评价实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对DCMP算法约束方向的精度要求,提出了修正的DCMP算法.修正的DCMP算法可以在不捐失输出信噪比的条件下,降低对约束角度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修正的DCMP算法实现非常简单,而且对精度的要求连续可调.  相似文献   
5.
雷达自适应极化系统反干扰原理及效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合所设计的自适应极化捷变雷达系统原理框图 ,根据实验分析了自适应极化系统抗极化干扰的工作原理 ,评估了该系统抗极化干扰的得益。所得结论与实验结果吻合。给出的自适应极化捷变系统的工作原理简洁 ,简化了技术措施 ,对于单干扰和多干扰均有 30dB得益 ,这一重要战术指标远优于其它抗干扰措施 ,表明了发展极化雷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电子对抗”定义修改的启发下 ,提出了区域防御作战中所需要的防区主动“进攻”型一体化抗干扰技术的思路 ,列出了一些具体的技术手段 ,并指出了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提供了国外在这方面的考虑和提出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最劣方案的指标赋权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分析目前指标赋权法的优缺点 ,给出了一种利用最劣方案计算指标权重的方法。该方法以优化理论为依据、以待评方案距最劣方案的加权距离的平方的极大值为优化目标 ,建立了新的数学模型 ,并给出了精确解。最后举例说明了该方法在军事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适应未来电子战的抗干扰作战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国外机载电子对抗技术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指出当前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干扰性能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适应未来电子战作战需要的“电磁沉默”抗干扰作战模式,以及提高抗干扰性能的一些技术途径,特别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抗干扰领域中应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运动干扰源的时差估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用窄带接收机测量宽带噪声干扰信号到达时差时 ,干扰源、转发站和接收机的相对运动对时差测量最大似然估计和直接相关估计精度的影响 ,并给出了一种适用于运动干扰源的最大似然估计器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提高扩谱通讯系统抗干扰能力的新方案。方案中采用了DS/FH混合式扩谱系统去增大系统的处理增益;采用了可调微波滤波器以降低系统的瞬时带宽。文中还提出了用软限幅器代替硬限幅器,以避免中间调制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