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8篇
系统科学   89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20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投资组合的资产联合违约概率(joint,probability of default,JPoD)是一种有效的系统风险测度工具.基于JPoD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资产组合选择优化方法,即通过计算资产池中每两种资产的JPoD值得到JPoD矩阵,利用遍历算法逐次筛选,得出具有最小系统风险的多资产组合.实证分析首先利用2014 2015年的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数据验证了JPoD方法的有效性;其次,分别利用中国股票市场数据和美国股票市场数据将所提出的资产组合选择方法与马科维茨均值-方差组合理论、随机组合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是在中国股票市场还是美国股票市场,JPoD方法都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是债权制度和侵权制度的竞合,其构成要件和责任归属有其特殊性。我国的合同立法有必要在借鉴国外立法的基础上创立此项制度。  相似文献   
3.
公司债券违约率的结构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伟刚 《系统工程》2004,22(9):46-53
采用期权定价和违约率函数的结构化处理方法建立估计公司债券违约率的模型,应用美国国内公司的整体数据给出了将模型具体化的处理方法,得到一个带马尔可夫链的违约率函数。根据实证数据的初步检验,该函数的拟合效果比较理想,可用于估计一般性上市公司群体的债券违约率。文中的处理方法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只要拥有模型必需的股权价值、债务价值和违约率的数据,就能按照该方法将模型具体化,拟合出违约率函数,并由此来估计公司债券的违约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比较法上的考察并根据我国司法实践的经验,得出如下结论:为更好地保护公民的精神利益,法律应允许对某些违约行为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并对应予赔偿的合同类型和数额做出合适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司法实践中 ,民事责任竟合的事实 ,以及民事责任竟合的法律问题在逐渐增多 ,由于此问题的出现 ,影响到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严格界限 ,在受害人选择使用请求权时 ,必然对民事法律的严肃性产生疑问。因此 ,本文就此问题从存在的事实、理论来源、选择请求权的界限、实践操作等方面予以论述 ,使人们在认识到民事责任竟合存在的必然性同时 ,依法做出较为符合利益取向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建立限于在支付日提前支付或违约的固定支付利率抵押贷款的定价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沿着利率特征线方向差分偏微分方程,建立模型的离散计算方法,同时根据一些计算实例所得的数字结果,分析和讨论它的风险特性与风险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莫俊文  计平 《甘肃科技》2003,19(5):68-69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承发包双方的最高行为准则,对施工合同中有关违约的探讨有利于合同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有利于工程的实施。文章着重对施工合同中的违约行为及其违约责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毛剑峰 《海峡科学》2004,(10):55-56
本文从索赔事件发生的起因,索赔权利的行驶,简述承包方如何加强索赔管理,正确处理索赔,规范索赔行为,以维护自身的正当权利,促使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不安抗辩权制度是我国新合同法确立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它的设立是我国立法的一大进步,其对合同的正确履行和社会经济生活、市场交换秩序都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实践中不安抗辩权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对此本文提出探讨性的意见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行政部门与法院会商可能发生纠纷的裁判,虽然对政府工作会有所帮助,对于纠纷化解有一定作用,但其蕴藏的法律问题更加突出。每个案件都具有特殊性,事先就某些事项预设法律适用方案本身存在极大的风险;行政部门与法院会商有违国家机构的权限划分,妨碍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并因而害及法院的司法权威和司法之公信力,与社会主义法治秩序多有抵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