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8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278篇
系统科学   101篇
丛书文集   189篇
教育与普及   106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1篇
现状及发展   76篇
综合类   6046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367篇
  2009年   351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68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用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受体材料的核壳结构碳银复合材料(Ag@C),并以聚3-己基噻吩(P3HT)为给体材料,旋涂制备P3HT∶Ag@C复合膜。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电化学工作站,对Ag@C的形貌、热稳定性和能级结构进行表征分析,并用荧光分析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复合膜的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Ag@C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与P3HT能级相匹配,满足作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受体材料要求;与纯P3HT薄膜相比,复合膜发生荧光猝灭现象,光生激子在复合膜界面处可得到有效分离;光谱吸收范围变宽,增强了对太阳光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回顾近20年来中国对红树林的保护以及通过人工造林进行恢复的情况, 梳理我国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的相关标准, 厘清现行标准存在的问题, 提出如下相应的建议与对策。1) 应结合国家碳中和战略及红树林保护与恢复规划目标, 制定完善的红树林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标准体系规划, 加快相关国家标准的出台; 2) 在编制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相关标准的同时, 应注重红树林固碳能力和增汇效应的提高; 3) 建议制定退塘还林相关标准, 填补国内空白; 4) 应充分落实“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生态修复原则, 重视并加强红树林保护与修复标准的技术细节制定; 5) 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应由红树林研究专业机构及专家深度参与, 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4.
大连海洋大学从2009年开始海洋类专业硕士扩招,随着对外学术交流机会的增多,这些专业硕士研究生使用英语的机会逐渐增多.本文通过分析大连海洋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视听说水平的现状,从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和教学方法方面研究海洋类院校专业硕士英语听说课程改革中能力培养的策略.并且,文中敦促建设研究生英语网络教学平台,从而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科学有效地将课内外所学融会贯通,进而达到最理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一年里,纳米科学无论在基础研究还是在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美国利用超高密度晶格和电路制作的新方法,获得直径8nm、线宽16nm、纵横比高达106、电路的纳米线结密度高达1011/cm^2的铂纳米线;法国利用粉末冶金制成具有完美弹塑性的纯纳米晶体铜;中国用微波等离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对钢领传统热处理工艺进行分析并结合液体碳氮共渗的工艺特点,确立了钢领新的热处理工艺。通过3年多的生产检验,证明新工艺在钢领的渗碳处理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钢领经渗碳、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后质量优良,性能均匀,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盐浴稳定且容易操作。  相似文献   
8.
Based on the researches on rock type, the mode of occurrence, diagnostic minerals and creatures, the sedimentary geochemistry and organic facies of Chinese marine source rocks from wells and outcrops, an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developmental modes of foreign marine source rock, the authors consider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objectively make clear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with high organic matter abundance by either single mode of preservation or high organic matter productivity.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geological featur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Neoproterozoic-Lower Paleozoic marine source rock is generalized into four modes, namely, thermal water activity-upwelling flow-anoxic; carbonate gentle slope-upwelling flow; xerothermic climate-brine euxinic milieu; and humid climate-retained euxinic milieu; as the Lower Cambrian undercompensation basin organic facies (the Tarim Basin, South China and southwest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carbonate gentle lime mud bound organic facies (the Upper Ordovician in Tazhong region of the Tarim Basin and the Lower Silurian in the Upper Yangtze Platform), the Middle Cambrian evaporation laggon organic facies (the Tarim Basin and the Upper Yangtze Platform), enclosed undercompensation terrigenous bay organic facies (the Middle-Upper Ordovician in the west of the Tarim Basin, the Lower Silurian Long- maxi Formation in the Upper Yangtze platform). Chinese marine sedimentations with lower organic matter abundance are generalized into two modes of consumption-dilution mode of open epicontinental sea and depletion-dilution mode of supercompensation basin.  相似文献   
9.
10.
寻找新材料──来自宇宙化学的启示LookingforNewMaterialsandEnlightenmentfromCosmochemistry¥//萧小月,李龙土(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4)徐燕(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