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综合类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确定气候、土壤和海拔对兴安落叶松林生长指标的影响以及路径关系。【方法】选取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太阳辐射、土壤全氮含量、土壤有机碳密度和海拔作为影响因素,探究兴安落叶松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树高与这些影响因素的关系,并利用AMOS 21.0软件构建衡量兴安落叶松生长的3个指标与气候、土壤和海拔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兴安落叶松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随着海拔、年平均降水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树高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增加。地上和地下生物量随着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对兴安落叶松生长的总效应系数为0.200且是正向效应,海拔对兴安落叶松生长的直接效应(0.224)大于间接效应(-0.024);气候因子对兴安落叶松林生长的总影响系数为-0.771且是负向效应;土壤因子对兴安落叶松生长的总影响系数为-0.216,其对兴安落叶松林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气候因子的总影响系数绝对值最大,其次是土壤和海拔,兴安落叶松林静态生长主要受到气候因子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为找出黄平县东坡农场栽种蜂糖李只开花不坐果的气候原因,指导对蜂糖李的科学引种栽培,用蜂糖李品质最优良的原产地贵州省镇宁县六马乡蜂糖李的适宜气象气候因子温度、降雨、日照等气候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黄平县东坡农场春季气温变幅大,蜂糖李开花结果后出现低于蜂糖李开花坐果下限气温的日数多(4 d以上,平均9 d),影响结实率;开花坐果期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偏多,不利于授粉导致结果率下降;连续3 d以上的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多是导致黄平县东坡农场蜂糖李花而不实的最主要的气象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洱海水面蒸发量资料和大理气象观测资料,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对洱海水面蒸发量的变化及影响洱海水面蒸发量变化的直接气候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洱海水面蒸发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呈现减少的趋势,洱海水面蒸发量和气温之间相关性并不显著。洱海水面蒸发随着总云量和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的增大而增大。而引起洱海水面蒸发量逐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总云量有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1999年至 2 0 0 1年每年 4~ 7月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对栗斑腹种群数量及繁殖情况进行了调查 ,发现三年来栗斑腹种群数量连续下降 .其原因是 :人为干扰导致栗斑腹繁殖成功率及繁殖成活率降低 ,从而导致栗斑腹种群数量下降 ;研究地区内近几年连续高温干旱的天气也导致了栗斑腹种群数量的下降 ,气温升高 (R2 =0 9964 )、降雨量减少 (R2 =0 84 98)对栗斑腹种群数量下降的影响很大 .  相似文献   
5.
弱冬性小麦在生产条件基础相同而生态环境条件有异,在冬播与人播生产中表现出迥异的生产力,其差异,是由构成该品种丰产性能的生产力的植物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与生态环境条件适应性的一致性。即内因与外因的协调统一与否相关,协调统一则决定丰产性能的生产力就能够充分发挥与体现。  相似文献   
6.
贺兰山气候特征与气候地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北坡春季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了长白山北坡1997—2012年间5种植物和4种动物的春季物候期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动、植物的春季物候期表现出不同的年际波动和变化趋势,其中山杨花期和蝶类初见时间显著提前.(2)1997—2012年,不同动、植物物候发生所需0℃以上积温不尽相同,观测的植物中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最高((358±104)℃)、杞柳(Salix liugencii)最低((9±7)℃).  相似文献   
8.
利用一元回归分析和偏回归分析,探讨了滇西北地区温、热带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温带植物多样性的高值主要出现在研究区域北部,而热带植物多样性则未呈现明显的纬度趋势.热带植物比重高值主要出现在研究区域南部,而温带植物比重高值主要出现在北部.生境异质性对温带植物多样性的解释率明显高于对热带植物多样性的解释率.这意味着,生境异质性对多样性格局的影响力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植物的生物地理分布区性质.气候因子对温、热带植物比重的解释率明显高于对温、热植物多样性的解释率.相比气候因子与温、热带植物多样性的关系,气候因子与温、热带植物比重之间关系可能更能反映滇西北地区温、热带植物的生态位保守性.  相似文献   
9.
以春收小麦生长季节中的总积温,日照时数,以及拔节至成熟期的降雨量,累计雨日,日平均温度等5项气候指标,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将福建闽南地区龙海市春收小麦产量划分为四种气候类型,结果表明:四种气候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闽南地区近12年小麦生长季节的气候特点,与实际产量基本吻合,代表了该地区春收小麦丰、平、歉收的气候条件指标,为春小麦气候产量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模糊分析的数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气候相关模型计算了西双版纳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土壤和植被生物学特性的情况下,西双版纳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随年总辐射、年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年降水量是决定该地区NPP大小的主要因子,而西双版纳由于地理位置纬度较低,属于热带地区,1960~1999年40年间年平均温度变化较小,对本地NPP的影响较弱.另外,通过粮食产量与NPP的比较分析,得知西双版纳地区自然资源的可利用潜力仍十分丰富,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