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8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截至2011年末,福建省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共计80家,在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入强制披露阶段之际,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对福建省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进而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得出影响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公司规模、盈利能力、高管持股比例、上市交易所等。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描述了股改后主板和中小板IPO抑价水平存在的差异,并分析了该差异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中小板高抑价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使用2007—2012年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公司高管尤其是政治关联和银企联系方面的特征对研发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与研发支出显著正相关,高管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银企联系和平均年龄与研发支出显著负相关。但高管持股水平和任职期限虽然与研发支出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4.
对全流通前后中小企业板块IPO抑价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比较分析并比较,探讨在不同的模式下IPO抑价率影响因素的异同.结果表明,我国投资者缺乏理性投资的意识是IPO抑价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例对其高管激励现状从高管薪酬和其持有股权两个方面进行了整理,找到企业激励方面的问题,并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以2010-2014年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盈利能力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分行业对国证分类下原材料行业、工业行业、消费行业、医药卫生行业、信息技术行业分别进行当期回归和滞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小板企业研发投入整体呈上升趋势,总体上研发投入强度与盈利能力正相关,但不同行业研发投入强度与盈利能力的相关程度与大小不同。研究结果对企业改善研发投入结构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不同行业应制定不同的研发战略。  相似文献   
7.
中小板与创业板IPO首日溢价进行了比较,对影响溢价的因素分别进行检验,得出共同因素为换手率,表明二级市场上投机气氛依然较浓.中签率、发行成本、股权集中度和国有股背景对中小板新股溢价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创业板则为发行价格和市场气氛.此外,是否有国有股背景对新股发行状况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2018年年度财务数据,采用短面板随机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生态环境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能够提升企业投资效率;金融发展、经济基础、政府治理以及制度文化在抑制过度投资、缓解投资不足、促进企业投资效率方面均呈现正向影响,并且对过度投资的约束效应大于对投资不足的缓解效应。建议从金融、经济、政治和制度文化层面不断优化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提升企业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9.
GARCH类模型能够比较好的描述股市收益率的动态变化特征,捕捉股市的集丛效应和非对称性,基于GARCH模型计算VaR已经成为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一种主流方法。基于不同分布假设,以常用的4种GARCH类模型来拟合我国中小板综合指数收益率,分别估计不同模型下的VaR值,综合分析最后得出了t分布假设下的GARCH模型能比较好的反映我国中小板的市场风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条件在险价值(CoVaR)法为基础,结合Copula-ASV-EVT模型分析了我国中小板与创业板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小板与创业板市场之间存在双向风险溢出效应,且中小板市场对创业板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强于创业板市场对中小板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此外,文章还分析了波动冲击对中小板与创业板的影响.最后,本文为风险监管以及投资者在中小板与创业板之间进行资产配置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