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微机测控系统性能及可靠性要求的提高,电磁兼容性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结合“电力系统综合控制实验台”的设计,论述了微机测控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电磁兼容设计的一般方法,提出的技术和方法经实践证明是可行和有效的,对微机测控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具有指导作用;可显减小测控系统对外界的干扰,提高测控系统的抗干扰水平,保证测控系统的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2.
分析行道树的结构有利于城市行道树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为了掌握通辽市科尔沁区行道树的结构特征,更好的发挥其作用.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通辽市科尔沁区13条主要街道的行道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通辽市科尔沁区行道树共有乔木13种,分属于7科8属,共5776余株,其中榆树(Ulmus pumila L.)、银中杨(Poplus alba 'Berolinensis'L.)、国槐(Sophora japonica L.)、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四个树种占行道树总数的68.6%.行道树平均树高为8.2m.树高在5-15m的就占其总株数的82.5%.行道树平均胸径为17.7cm.调查区内树木的径级主要分布在10-20cm,占总数的63.8%.有82.1%的行道树评为健康,整体健康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3.
在混凝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无机絮凝剂的混凝物理模型,并得到试验证明.在宏观上,定义混凝过程为混合、凝聚和絮凝3个阶段.虽然实际混凝过程没有严格区分,但试验证明了无机絮凝剂的混合和凝聚几乎是在同一阶段完成,并且要求较弱的搅拌强度.前期对混凝机理的研究偏重于碰撞机理和速度梯度理论,但实际应用中的网格混凝不能吻合.无机混凝剂由于其水解过程的复杂性,在工业使用中对混凝的效果有较明显的影响.试验证明上述混凝定义及其物理模型有其正确性和指导性.对混凝过程亚微观角度上的定义及其物理模型的提出,不但得到了试验证明,而且更有利于今后我们对混凝机理进行更详尽的研究.图4,表4,参10.  相似文献   
4.
利用动态力学热分析仪测试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形状记忆"织物及其对比样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仿记忆"织物、尼龙织物的低温动态力学性能,进而对织物的弹性模量及损耗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30~200℃范围内,PTT"形状记忆"织物的经、纬向弹性模量较小,且随着温度的降低呈现小幅度增大,织物的经、纬向低温转变峰温度分别约为-30~-20℃和-35~-25℃;PET"仿记忆"织物和尼龙织物的经、纬向弹性模量较大,且随着温度的降低呈现相对大幅度增大,PET"仿记忆"织物的经、纬向低温转变峰温度分别约为-35~-25℃和-30~-10℃,尼龙织物的经、纬向低温转变峰温度分别约为-15~-5℃和-55~-45℃.研究结果为PTT"形状记忆"织物在高寒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经过整治后的沙河的不同河段的水质状况进行采样监测,按照水环境质量标准并对照整治前的状况,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现阶段沙河不同河段的水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沙河水质较整治前有明显改善,上游水质达II~III类水域标准,满足饮用水源要求,下游水质达III~IV类水域标准,满足娱乐、景观、灌溉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6.
急斜煤层群轻型支架放顶煤开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鸟鲁木齐碱沟煤矿在10m以下的较薄厚煤层试验水平分段轻型支架放顶煤工艺,以及取得的效果。分析了矿山压力观测的成果,介绍了应用相似材料模拟和三维数值分析研究围岩破坏运动。  相似文献   
7.
设Φn(x)是n次分圆多项式,记Gn(F)={{x,Φn(x))∈K2F|x,Φn(x)∈F^*),其中F是域.证明了当n≥3时,G3^n(Q)不是K2Q的子群,从而部分地证实了Browkin的一个猜想.  相似文献   
8.
唐劲松  张璟晶  牛林 《科技资讯》2009,(33):114-116
本文对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剂,对豆乳进行乳酸发酵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豆乳乳酸发酵的最佳条件为:菌种配比1∶1,接种量4%,发酵温度43℃,发酵时间12h时发酵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由永久磁铁和常导线圈构成的混合磁悬浮系统,可以减小所需功率,悬浮气隙小,可实现大气隙悬浮。本文介绍一种基于DSP的混合磁悬浮系统,该系统采用四象限斩波器,很好的实现了电流跟随性能。尤其是该系统采用以TMS320F2812为核心的悬浮控制电路,具有非常快的数据处理能力,克服了模拟控制器和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数字控制器的缺陷。通过实验实现了系统的稳定悬浮,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