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时代,电子信息资源已成为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商业活动和共享信息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网上侵权行为也时有发生。指出了电子信息资源的侵权形式,探讨了在版权法允许的范围内合法利用电子信息资源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主要讨论带参数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逼近值及渐近值解法,并且利用基础解系、边值函数等概念,解决了带参数的微分方程中参数充分小的范围内解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岩心观察基础上,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南泥湾超低渗油藏的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块属于典型的低孔、超低渗油藏,储层以粒间溶孔和残余粒间孔为主,孔隙组合为粒间孔-溶孔和溶孔-粒间孔.孔隙直径小,面孔率低,分布不均匀,平均配位数小于1.5.喉道类型以片状和弯片状为主,多为细孔喉,孔隙间连通性差,存在比较多的无效孔隙.储层岩性细、压实程度高以及重结晶作用是造成孔隙度小,喉道狭窄,渗透率低的主要原因.灰质含量对渗透率的影响也十分明显.研究成果为开发措施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卷积将热传导方程构造成包含初始条件的新的具有完整初值问题特征的控制方程.对于新的控制方程以伽辽金加权残值法进行求解,经对梁的瞬态热传导问题的计算表明,该方法是一种精度好效率高的求解热传导同题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塑钢型材锯铣加工工艺特点,在FANUC-OMD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专用数控加工系统。根据锯铣加工功能的要求对FANUC系统进行伺服配置、I/O接口点的分配设计及PMC接口控制板的开发,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塑钢型材锯铣加工的数控化。  相似文献   
6.
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的结构参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调速特性和传动效率分析的基础上,以提高效率为出发点。通过对原有系统低速档、倒档工况下的效率分析,并对原有结构进行了优化.对传动系统的最大速比、最小速比和倒档速比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了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的结构参数设计方法,以长安羚羊SC7101轿车为设计原型,在保持原车性能的基础上给出了对原型车的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的改造实例.  相似文献   
7.
运用量子力学中的WKB方法和隧穿效应对Hawking辐射中粒子在黑洞视界附近的径向运动进行讨论.然后以史瓦西黑洞为例,运用Parikh和Wilezek的方法计算出粒子的隧穿几率并发现这种几率跟黑洞熵的变化量有关,这一结论满足潜在的幺正原理.  相似文献   
8.
基于体视变换方法的汽车驾驶模拟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导出了适合汽车驾驶模拟的体视变换矩阵算法,给出了视变换矩阵、投影变换矩阵,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体视变换矩阵。采用体视变换矩阵的方法进行体视变换,可使程序变得更加简洁,提高了模拟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立式辊磨磨腔内部三维两相湍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olidWorks建立HRM4800立式辊磨三维磨腔模型,依据立式辊磨磨腔内部流场的已知工况数据,分析流场湍流状态、计算模拟边界参数.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磨腔内部流场进行三维流固耦合分析,分析过程采用Mixture两相流模型和标准〖WTBX〗k-ε双方程涡粘模型.通过分析热风进给量对磨腔内部流场迹线和速度等的影响情况,掌握了流场的基本运动规律,得出在工况参数范围内,适量增加进风量有利于减小立式辊磨磨腔内部涡流现象,提高磨腔粉体输运能力,促进气固分离效率;热风气流在磨盘与磨腔壁面间形成的低速高压区有利于气固耦合,在高压区出口端产生的高速流有利于粉体输运.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喷嘴内流场分布对 "气鼓"现象产生的影响,建立喷嘴三维仿真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喷嘴内流场进行仿真分析,并结合物理学相关知识及吉布斯吸附公式等原理,探讨 "气鼓" 产生的原因及形成过程,分析过程采用Mixture两相流模型和标准k -ε双方程模型.研究表明:喷嘴盖内产生的负压、喷嘴弯管处出现的螺旋流及溶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