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78篇
  免费   391篇
  国内免费   608篇
系统科学   534篇
丛书文集   981篇
教育与普及   2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2篇
现状及发展   13538篇
研究方法   1358篇
综合类   24176篇
自然研究   375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496篇
  2013年   597篇
  2012年   878篇
  2011年   1311篇
  2010年   626篇
  2009年   675篇
  2008年   1124篇
  2007年   1098篇
  2006年   1027篇
  2005年   1023篇
  2004年   823篇
  2003年   874篇
  2002年   894篇
  2001年   1285篇
  2000年   1161篇
  1999年   950篇
  1992年   678篇
  1991年   597篇
  1990年   600篇
  1989年   594篇
  1988年   577篇
  1987年   544篇
  1986年   513篇
  1985年   606篇
  1984年   498篇
  1983年   405篇
  1982年   347篇
  1981年   340篇
  1980年   448篇
  1979年   967篇
  1978年   855篇
  1977年   846篇
  1976年   580篇
  1975年   630篇
  1974年   931篇
  1973年   785篇
  1972年   804篇
  1971年   1017篇
  1970年   1339篇
  1969年   1004篇
  1968年   946篇
  1967年   988篇
  1966年   829篇
  1965年   609篇
  1959年   360篇
  1958年   522篇
  1957年   445篇
  1956年   366篇
  1954年   36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得到了40Cr合金钢在高温高应变率下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据此确定了材料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条件.采用解析法和实验法分别求解了磨削强化层的温度场和塑性应变场分布.结果表明,磨削强化层在磨削深度方向具有较大的温度和塑性应变梯度;150μm强化层内会发生奥氏体转变;磨削表面最高温度可达1060℃.在磨削亚表面60μm内会产生剧烈的塑性变形,达到了再结晶的临界条件.较大的磨削深度使磨削强化层塑性应变增大,再结晶现象越充分,微观组织细化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构建共享自动驾驶汽车(shared autonomous vehicles,SAV) 的使用意愿模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通过使用时机和使用频率来体现公众对SAV的使用意愿;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将态度潜变量转化为潜变量得分,以此将态度潜变量引入传统的有序Logit模型;提出SAV使用意愿的有序Logit模型构建方法,并建立基于个人属性、通勤特征、态度潜变量的SAV使用意愿模型.研究发现:是否使用过滴滴拼车、工作单位停车费、自动驾驶态度对使用时机和3种价格(1,2,3元/km) 下的使用频率有显著影响;使用过滴滴拼车、工作单位收取停车费、支持自动驾驶的群体倾向于频繁地、更早地使用SAV出行;公众期望以1元/km或 2元/km即不超过目前滴滴拼车的价格使用SAV.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等候区手术患者家属的心理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通过临床护理实践及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措施包括详解病情及手术风险性;对手术环境及术中情况的告知;完善急诊手术患者家属心理干预;根据不同文化水平进行健康宣教;尽量以病情为主,设计最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医护人员从业技能及道德品质.结论:对等候区手术患者家属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可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缓和医患关系,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4.
5.
为解决二元退化产品可靠性建模困难,提出了基于马氏距离(Mahalanobis distance,MD)的二元退化产品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引入MD,将二元退化数据降维至一元MD,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确定MD失效阈值;然后分别采用了Wiener过程的基本模型和3个具有随机参数的Wiener过程模型进行退化建模,运用贝叶斯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并通过模型验证、分位数图(quantile-quantile plot,QQ图)和改进的留一法交叉验证等模型选择方法综合判断确定最优模型。最后采用裂纹增长数据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Archive for History of Exact Sciences - We show that Dedekind, in his proof of the principle of definition by mathematical recursion, used implicitly both the concept of an inductive cone from an...  相似文献   
7.
8.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CR) signalling is mediated through transactivation-independent signalling pathways or the transactivation of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s and the recently reported activation of the serine/threonine kinase receptors, most notably the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receptor family. Since the original observation of GPCR transactivation of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s, there has been considerable work on the mechanism of transactivation and several pathways are prominent. These pathways include the “triple membrane bypass” pathway and the gener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The recent recognition of GPCR transactivation of serine/threonine kinase receptors enormously broadens the GPCR signalling paradigm. It may be predicted that the transactivation of serine/threonine kinase receptors would have mechanistic similarities with transactivation of tyrosine kinase pathways; however, initial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se two transactivation pathways are mechanistically distinct. Important questions ar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yrosine and serine/threonine transactivation pathways, the contribution of transactivation to overall GPCR signalling, mechanisms of transactivation and the range of cell types in which this phenomenon occurs. The ultimate significance of transactivation-dependent signalling remains to be defined but it appears to be prominent and if so will represent a new cell signalling frontier.  相似文献   
9.
对于近场散射测试中存在多次耦合目标,从近场数据外推远场雷达散射截面时,需要完备的双站散射信息。传统的双站散射测试方法中,远场观测点的数目等于扫描面上的天线数目,测量所需时间成倍增加,难以工程化。因此,根据截断角域的选取原则,结合采样间隔设计了一种“一发多收结合转台旋转”的近场散射测试方法,用以验证“多发多收”双站模式的近远场外推方法的有效性和误差大小。通过在微波暗室对二面角进行测试,验证了该外推算法的正确性以及实验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基于炉灶热量回收的吸热装置。该装置通过将导热性能及焊接性能优良的无氧紫铜管与炉灶支架焊接成一个整体,近距离吸收炉灶火焰四周散失的热量,利用火焰散失的热量给生活用水加热,将生成的热水供日常生活使用;对出水装置进行改良,使其与加热装置形成循环结构,达到对整个系统进行保护的目的。本装置提高了对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了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