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6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AM1MO方法计算了质子化卟吩的构型,并通过结构分析、电荷布局分析和前线轨道分析,讨论了其质子化过程的构型变化及Raman光谱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用从头算方法在UHF/3-21G水平上研究了H+CO2→CO+OH的反应机理,指出该反应分为3个基元过程进行,第一步为速控步骤,同时用Fukui的内禀反应坐标理论计算了IRC,证实了上述反应机理,用传统的过渡态理论和变分过渡理论及相关的隧道效应校正计算了反应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3.
针对时变信道需进行自适应均衡的要求,分析了最常用的盲均衡恒模算法,并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给出了改进算法的仿真结果,表明算法的性能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海峡两岸高层建筑顺风向风荷载的异同,对两岸建筑风荷载标准进行了对标分析,并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进行了高层建筑顺风向风荷载多因素分析。研究表明:两岸风荷载标准中基本风速取样方法和极值分布参数取值方法存在明显区别,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分布和不同重现期的设计风速转换系数大致相同,台湾标准给出的湍流强度建议值明显大于大陆标准;台湾标准分类计算建筑物主体和围护结构的设计风压,大陆标准采用统一表达式,两者给出的设计风荷载组合方式区别明显;以基底剪力和基底弯矩作为评价指标,H/(BL)(1/2)(高宽比)、α地面粗糙度指数)、Cg(脉动效应系数)、Cp(风荷载体型系数)和Iz(湍流强度),对高层建筑顺风向风荷载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小,H/(BL)(1/2)和α为主要影响因素;随H/(BL)(1/2)的增大,Cg对顺风向风荷载的影响逐渐增强,当H/(BL)(1/2)增大到一定程度时,Cg成为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5.
微藻是生物柴油理想的原料,但微藻尺寸较小,细胞密度较低,导致微藻采收困难。为提高微藻的采收率,节约成本,实验采用自絮凝斜生栅藻Scenedesmus sp.-BH与富油小球藻C.vulgaris XJB共培养技术来提高小球藻C.vulgaris XJB的絮凝率,同时与调节p H、添加Fe Cl3和添加壳聚糖3种化学絮凝法对比。结果表明:3种化学絮凝法60 min时的最佳絮凝率分别为84.2%、96.5%和72.9%;共培养最佳条件下小球藻C.vulgaris XJB 60 min时的絮凝率为33.3%,8 h后的絮凝率可达73.2%。共培养条件下小球藻C.vulgaris XJB的絮凝率比化学絮凝法的稍低,但该方法不会引入有害化学物质,后期分离成本低,是一种经济、环保的絮凝方法。  相似文献   
6.
胜坨地区内发育有多个富灰质泥岩的地区,灰质泥岩的发育对砂体的描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摸清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三下亚段灰质泥岩的分布特征,结合前人研究,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地球化学等资料,对研究区沙三下亚段进行了体系域的划分,划分为低位域、湖侵域和高位域。在各体系域的等时地层格架内进行了地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以研究灰质泥岩的纵向和横向分布情况。高位域灰质泥岩分布特征为从北西向深湖区灰质泥岩厚度逐渐增厚。湖侵域灰质泥岩的分布情况为整体上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灰质泥岩厚,东部地区从北向南东方向逐渐减薄,西部地区从北西方向向南东-东逐渐增厚。低位域灰质泥岩的分布特征为从北西向深湖区灰质泥岩厚度逐渐增厚,最厚的位置分布于两个扇体之间地区。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位高于管道埋深的地区,污水管道破损会导致大量地下水入渗,严重影响城市污水治理效能。高密度城市交通繁忙、高楼林立,难以开挖查找破损管道;物理探测方法操作复杂,价格不菲,难以推广。污水管网破损摸排成为制约城市污水治理的瓶颈问题。为此,利用粒子群算法,建立了高地下水位地区污水管道破损寻优定位模型,通过管网水力学模型和关键检查井水位监测信息,开发了城市污水管网破损的数值化定位技术。该技术方法在某城市污水管网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检查井水位对地下水入渗流量进行解析,可确定破损点位,相对误差小于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监测点数量对破损点寻优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只需监测60%的节点,寻优定位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分别可达到75%和94%。  相似文献   
8.
5G和数据密集型应用的兴起对下一代光接入网的容量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最成熟的宽带光纤接入技术,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在满足功率预算的前提下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提升物理层性能的关键技术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尽可能地降低系统成本对PON的大规模部署有着重大意义.该文梳理并总结了光接入网中物理层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PON标准的演进和现状,分析了下一代PON面临的挑战和成因,重点阐述了数字均衡技术、高阶调制格式、光放大、前向纠错、非线性串扰实验分析以及低成本相干检测等关键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并综述了当前相关工作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ANSYS软件对磁流体-泡沫金属减振器的磁路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影响其性能的磁路级数及相邻两级线圈中电流流向的异同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采用多级磁路较单级磁路具有较多的优点,并且多级磁路中相邻激励线圈绕向相反能够更好的改善磁路性能.本研究为磁流体-泡沫金属减振器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建模方法是时间序列分析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给出了两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自回归模型(AR模型)的建模方法。采取预留少量数据递补进入计算的办法,使矩阵XTX可以用分块矩阵求逆公式递推求逆,或者用矩阵的Crout分解法递推求解。同时引入了Winograd向量内积快速算法,充分利用各向量和各矩阵之间的关系来减少计算工作量。使计算量比一般最小二乘建模方法大幅度减少,达到与Marple算法和Burg的最大熵谱法可比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