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冶勒自然保护区大、小熊猫主食竹类微量元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冕宁冶勒自然保护区内大、小熊猫均以鹅热竹(Bashaniaspanostachya)为主要食物.经采取其竹叶。竹笋和不同年龄的竹茎进行微量元素测定,并应用原子吸收光谱对Zn,Cu,Mg,Fe,Ca,Mn,K等7种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竹叶和竹笋中微量元素含量高于竹茎,尤其是竹叶含量最高,同一年龄竹子在不同季节里和不同年龄竹子在同一季节里其微量元素的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在恒定的法向载荷下,使用Rockwell C 120°金刚石压头对聚碳酸酯(PC)、熔融石英、紫铜和镁合金AZ31进行微米划痕测试,研究滑动速度对试样划痕响应的影响.压入深度小于压头的球锥转变深度,确保仅有压头顶端的圆球部分与试样接触.结果表明: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压入深度、残余深度和划痕沟槽的宽度均非线性减小,划痕硬...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卧龙自然保护区五一棚大熊猫社群的动态,由冷箭竹开花前(1978-1983年)有16只大熊猫,到开花后(1984-1989年)曾一度下降为14只,迄今又恢复到16只,境内灾后影响较小,保护对策应是栖息地严防人为破坏和捕猎。  相似文献   
4.
利用收集到的47号现生大熊猫头骨标本与古代化石标本禄丰祖熊猫,小型大熊猫,大熊猫武陵山亚种和大熊猫巴氏亚种进行比较,表明大熊猫的体型变化是由小→大→小,并分析了体型变化的原因,从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方面剖析了大熊猫目前的处境及濒危原因,提出了延缓哀亡进程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H~∞优化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转换解决了T_12或T_21在扩展的jω轴上有零点的H~∞控制问题;通过降阶降低了模型匹配问题的阶次,从而降低了控制器的阶次。文中还给出了Nehari扩展问题的次优解的一种简单综合表达式,它可以避免不稳定的零极点对消。  相似文献   
6.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牛羚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牛羚的生境、分布、食性及觅食对策、种群大小和结构、以及集群、越冬、御敌、舔盐等行为。揭示牛羚为适应生态环境所采取的生态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用低压金属有机化学气相外延(LP-MOVPE)技术,以三申基镓(TMGa)、三甲基铟(TMIn)为Ⅲ族源,AsH_3和PH_3为Ⅴ族源,在(100)方向掺S的n ̄+InP衬底上生长短波长In_xGa_(1-x)As_yP_(1-y)材料的生长条件,并用双晶X射线衍射(DCD)和光荧光(PL)对不同条件下生长的短波长In_xGa_(1-x)As_yP_(1-y)材料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参数不确定系统的多目标鲁棒PID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连续时间系统,提出了一种多目标鲁棒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利用环路成形思想,通过状态空间参数化方法,把闭环系统同时满足H2,H∞性能和极点位置配置的多目标综合问题转化为线性矩阵不等式的优化问题,从而使得PID控制器的参数可通过MATLAB的LMI工具箱解一组线性不等式组来获得.数值例子阐述了PID参数的镇定过程,仿真结果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卧龙自然保护区小形啮齿类的数量结构.共安放11,430铗日,获小形啮齿类725只,隶属3科18种,总捕获率为6.34%。结果表明,卧龙小形啮齿类的优势种为社鼠、中华姬鼠和大耳姬鼠。全年3季中以夏秋季数量最高,冬季最低。7月和9~10月各为一数量高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次报道了画眉亚科的白喉噪鹛(Garrulax albogularis)、丽色噪鹛(Garrulax fornosus)、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butea)3个种的核型,结合该亚科已报道的画眉进行比较,发现在第一号染色体上存在明显差异,在4个种的1号染色体中分为两种模式,丽色噪鹛与画眉一致,同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SM),而白喉噪鹛和红嘴相思鸟一致,同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该现象与该亚科分类中的亲缘关系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