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步进电机驱动器的一种设计方法。设计时将LM331芯片接成电压/频率(V/F)转换方式,将输入控制电压转换成一定宽度的脉冲信号。方向控制信号由电压比较电路生成。PMM8713为集成脉冲分配芯片,可将输入脉冲信号分配成一定相序的控制各相通断的脉冲信号。功率驱动部分采用串联电阻电压驱动。  相似文献   
2.
应用主成分分析和SPSS统计软件,对6种祛风湿中成药中的微量元素Zn、Fe、Cu、Mn、Se、Pb、Hg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1、第2和第3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8.279%,即用3个主成分即可对上述中药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延安市是一个资源型缺水城市,水资源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瓶颈。污水资源化是解决水危机、防治水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研究分析了延安市水资源状况和水资源短缺的原因,阐述了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污水资源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模拟了预混乙炔—空气火焰在平板狭缝中的传播,对不同热边界条件和点火条件下火焰形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绝热边界条件下,当采用平面点火时,会形成并始终保持为郁金香状火焰;当采用火花点火时,则更倾向于形成蘑菇状火焰;在等温边界条件下,当采用平面点火时,火焰有一个由郁金香形状向蘑菇形状的转变过程,而采用火花点火时恰好相反。不同的转变过程说明,壁面散热对郁金香状火焰的形成具有双重作用。当壁面散热对燃烧影响较大时,会抑制郁金香状火焰的形成;而当壁面对流场流动影响较大时,火焰又会促进郁金香状火焰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2010~2011年度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采用篮球竞赛的新规则,其中一项是三分线由原来的6.25 m扩大到6.75 m.针对这一变化,通过对已提前使用新规则的中国男子篮球联赛(NBL)的一些球队和球员在此规则实施前后的三分球命中率的对比分析,探寻其对比赛的影响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青海省三江源上游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特点经过认真分析,认为丰富的水资源和高原独有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是保护区内的优势资源和目前可利用资源,同时认为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气候变化以及生态环境恶化是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从而在认真分析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出了今后应针对性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选用正交试验对紫茎泽兰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再经乙醇沉淀、脱蛋白和真空干燥后得到紫茎泽兰多糖(EAP). 结果表明紫茎泽兰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为100 ℃, 在料液比1∶20下提取2 h, 提取2次. 用脱氧核糖体系测EAP对·OH 的清除作用;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小鼠肝组织丙二醛;用分光光度法测EAP对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EAP具有抗氧化活性,以抑制体外脂质过氧化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IPDI基热塑性聚醚聚氨酯弹性体的形态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熔融预聚二步法合成了以环氧乙烷-四氢呋喃无规共聚醚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1,4-丁二醇为硬段的热塑性取氨酯弹性体(TPU),利用DSC,DMA,TEM,WAXD对聚合物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表证,并测试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典型的微相分离特征,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微相分离程度增加,拉伸强度也随着增加,而延伸率却有降低的趋势,WAXD分析表明,所有TPU均不存在明显的结晶形态,当硬段含量为45%-50%,聚合物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可抛掷移动机器人体积小、质量轻,便于携带和快速部署,受自身体积限制,目前可抛掷移动机器人均不具备上下楼梯功能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可抛掷机器人的垂直上下楼梯机构,通常情况下,仍以抛投的形式进入工作环境,当需要进行多楼层搜索时,加装上下楼梯模块,而后以遥控模式驶入工作区.针对该机构进行控制方案设计,并基于RecurDyn及Simulink软件建立机械-控制系统模型,对机器人不同初始姿态的情况下进行上下楼梯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可抛掷移动机器人能够实现自主上下楼梯功能,上下楼梯过程动作平稳.该机构解决了机器人上下楼梯性能与机器人体积重量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