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13篇
综合类   8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影响分光光度分析的因素,从而选择适宜的测量条件及最佳显色反应条件,以提高仪器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DSMC方法对稀薄气体条件下大Rayleigh数Benard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Rayleigh数增加,Benard流从稳定的热传导状态向不稳定的对流状态过渡.当Rayleigh数增加到某个值时,Rayleigh-Benard流呈现出混沌特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产品复杂程度和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技术服务的重要性也大大提高。网络联盟制造如何提供完备优质的技术服务成为其进一步发展所必须解答的问题。讨论了网络联盟制造技术服务的3种可能机制,分析比较了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进一步完善网络联盟制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聚类和粗糙集的智能邮件过滤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粗糙集理论是一种新的处理不精确、不完全与不相客知识的数学工具,随着Internet的发展,以及电子邮件的广泛应用,将有大量的邮件以待阅读和处理,介绍了一种基于聚类和粗糙集对邮件进行过滤的系统,实战证明,这是一种可行有效的过滤方法。  相似文献   
5.
城市增长过程研究一直是地理学界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城市增长模拟研究在理论和技术层面都有较快的发展。为进一步梳理城市增长模拟研究的发展历程,探寻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在简单回顾城市空间结构和静态城市模型的基础上,重点对动态城市模型中以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和基于智能体建模(Agent-Based modeling,ABM)为代表的离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从城市增长模型的理论、概念、属性、结构以及模拟平台5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增长模拟的动态模型能体现城市发展和演化的复杂性特点,而智能体建模方法因其具有对城市发展诸多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综合考虑而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鞍山人口增长、结构、质量、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鞍山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研究鞍山人口发展特征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模糊评价法在东湖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模糊数学评价法,以清徐东湖水质评价为例,说明了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建立焊接机架的计算机表示模型,利用该模型的数据结构自动获取有限元分析所需要的空间拓扑信息和几何信息.应用VC6.0编写有限元分析人机交互界面,利用焊接机架结构的对称性对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简化,提高了焊接机架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9.
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5.1,对2006年3月24日至2006年8月25日的国际原油WTI(West Texas Intermediate)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数据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建立了WTI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的长期均衡方程和短期误差修正模型(ECM).结果显示虽然国际原油WTI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由于独特因素的影响,具有短期的动态差异,但是从长期来看,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均衡关系,期货价格是向现货价格复归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价应力敏感对微裂缝超低渗透储层渗流的影响,采用微波炉加热方法,制备热应力微裂缝超低渗岩心(钻井取心很难取到微裂缝岩心),近似模拟实际成岩、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微裂缝;通过微裂缝岩心的应力敏感性室内实验,进行应力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制造的微裂缝能够近似地模拟地层在成岩、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微裂缝;微裂缝岩心的渗透率应力敏感滞后程度不明显,应力卸载后渗透率恢复程度高,不存在强应力敏感;对岩石进行应力敏感性评价时,应以地层压力条件下的渗透率为初值,否则会夸大岩石的应力敏感性;在微裂缝低渗透岩心中,随着微裂缝所占导流能力的增加,微裂缝岩心的渗透率滞后恢复程度越高;应力敏感性对微裂缝超低渗储层的产能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