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4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首次合成了镧(La)、镨(Pr)、钕(Nd)、钐(Sm)、钆(Gd)的果糖-高氯酸固体配合物以及La,Pr,Nd,Sm,Gd和Eu(铕)的硼酸-果糖配合物.利用化学分析,IR,1HNMR,UV和热谱等物理化学手段对这两系列共11个配合物的组成和成键情况进行了表征,并对它们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稀土-果糖-高氯酸配合物的组成为:RE3(C6H11O6)5(OH)2(ClO4)23H2O(RE=La,Pr,Nd,Sm,Gd);稀土-果糖-硼酸配合物的组成为:RE(C6H12O8B)2Cl2CH3OH,(RE=La,Pr,Nd,Sm,Eu,Gd).  相似文献   
2.
4-甲基咪唑基-5-亚甲基-β-丙氨酸铜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龙腊生余小岚陈小明**计亮年(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510275)关键词合成,晶体结构,4-甲基咪唑基-5-亚甲基-β-丙氨酸,一维聚合物分类号O743.53由于铜作为活性配位中...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乙腈介质中金属有机配合物[(dptap Ag)2](NO3)2(其中dptap为2 (2 吡啶亚氨基) 2H 1,2,4 噻二唑并[2,3 a]吡啶,2 (2 pyridylimino) 2H 1,2,4 thia diazolo[2,3 a]pyridine)在Au(111)表面诱导离解并形成有序银原子层的研究.STM结果显示,经在上述配合物的乙腈溶液中浸泡后,Au(111)表面形成(4×4)的吸附结构,此结构与Ag在Au(111)上较高欠电位下沉积所得到的结果类似.XPS结果证实所形成的吸附层中仅含有银原子.进一步用电动势法测定了[(dptap Ag)2](NO3)2的解离常数,并推测有序银原子层系与金表面相互作用从而诱导配合物的离解及Ag+的还原而形成.量子化学的计算结果与上述实验事实相符.这一表面诱导解离有望拓展至其他合适的有机金属配合物体系,从而发展为一种溶液法制备有序金属吸附层的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称四取代六元瓜环的合成及其2,2-联吡啶主客体化合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二甲基取代甘脲的二醚与甘脲二聚体成功合成了新型取代六元瓜环——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 该瓜环的结构已被晶体结构鉴定、核磁共振谱以及质谱方法所证实, 分子中所含两个二甲基取代甘脲处于对位. 1H NMR表明该瓜环容易与吡啶衍生物形成主客体配合物.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