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系统动力学为框架研究短信的引导与管理,通过系统分析短信产业链结构,建立描述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短信产业链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并用VENSIM PLE 5.4C对建立的模型进行运行和控制,得出短信产业链上运营商应为监管重点的结论.之后,利用模型对手机实名制和SP号码统一等短信相关的政策进行仿真模拟,得出两者都能达到减少不良短信的结论.本文的贡献在于,采用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短信产业链,并通过模拟仿真来试验性地论证短信监管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长时间的疫情防控工作和病毒易变异的特性给公众重大流行病防控意识的持续度带来了挑战.为此,本文在考虑防疫中公众的主流疲劳心理与公众防疫行为的成本收益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公众通过社交媒体与线下交流构成的多重网络中重大流行病防控意识传播的No awareness-Have awareness-Awareness fatigue (NHF)模型.其次,得出区分重大流行病防控意识在公众中传播与否的阈值.最后,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与实证数据分析,并提出利用多种信息渠道有效促进重大流行病防控意识传播与保持的策略建议.研究表明:应均衡且适度地使用各渠道开展防疫宣传教育以达到最佳效果,否则可能导致公众对重大流行病防控产生疲劳心理,进而对重大流行病防控意识在公众中的传播产生负向影响.病毒变异间接地促进了重大流行病防控意识的传播,但当病毒发生多次变异后促进作用几乎为零.重大流行病防控成本收益的感知回报比越高,防控意识的传播扩散性越强.本研究对于未来重大流行病的防控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4.
如何有效地使用线上与线下两个渠道来促进知识的传播已成为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问题.本研究考虑了员工的知识共享意愿与复习效率对知识传播的影响,建立了员工线上线下互动双层耦合网络上的知识传播动力学模型.利用下一代矩阵法计算出区分知识在耦合网络中传播与否的阈值条件,并对耦合网络上的知识传播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无标度-均匀混合双层耦合网络、小世界-均匀混合双层耦合网络、随机-均匀混合双层耦合网络与规则-均匀混合双层耦合网络四种不同结构的线上-线下双层耦合网络中知识的传播速度依次递减.此外,节点的复习效率越高,知识在耦合网络中的最终传播范围越大,传播速度越快.研究还表明,在线上和线下传播率系数较为接近的情况下,当有知识节点线上交流的频次与线下交流的频次较为接近时,耦合网络中知识的传播范围较大,传播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5.
SMC模型在IT分销业的实证案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我国 IT分销业为行业背景 ,选取该行业最大的一级分销商——神州数码公司——进行分析 ,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并讨论该模型客户管理绩效评价、客户分类管理及价值实现的应用 .同时 ,针对不同客户类型提出 SMC模型的修正思路 .  相似文献   
6.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is an important tool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Many scholars have applied the classical TAM to various research domains.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variables in these TAM models are not strongly desired. Thirty-four articles selected from international journals were analyzed to show that most of the relationships in the classical TAM are significant, but the stabilities of these relationships differ. The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its independent variables are more stable than the others. Various factors can strengthen or weaken these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7.
医联网在带来医疗健康进步的同时,也使得失真健康信息这一新型社会形态医源性风险问题更加突出,需提前谋划治理方案.为此,首先建立医联网环境下线上线下双重网络中考虑层间网络结构关系的失真健康信息传播模型;其次,对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区分某一失真健康信息通过线上线下两种主要渠道在公众中传播开来与否的阈值条件;最后,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以验证其有效性,并对失真健康信息的传播过程进行仿真实验与案例分析.研究指出:第一,在干预初期只要依据阈值条件使某一失真健康信息的传播者数量降低到某一临界值以下,就可以使该失真健康信息逐渐消失;第二,如果某一失真健康信息的论点人们执行起来所需的成本远高于获得的收益,那么即使不进行管控,该失真健康信息也会在公众中迅速消失;如果某一失真健康信息的观点人们执行起来所需的成本远低于所获收益,那么该失真健康信息很可能在公众中迅速扩散,此时须进行干预.第三,集中资源针对线上渠道进行干预对失真健康信息传播的管控效果最佳,而分散资源对线上线下双渠道进行干预或集中资源仅对线下渠道进行干预对失真健康信息传播的管控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