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最近十年里,西方世界先后爆发了两次比较大的危机(1973—1975年危机和1979—1982年危机)。这两次危机对于国际形势的影响将是深远的。现在一下子还不可能看得很清楚。回顾一下资本主义世界几次大危机后的国际形势,对估计今天的经济危机对国际形势的影响,会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有些不从事经挤工作或不专门研究世界经济的读者,不大爱看关于世界经济的文章。我想,这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这类文章往往数字多,专门术语多,不大容易看;其二,对于了解世界经济的重要意义可能还估计不足。我认为,只要具有政治经济学的一般知识,再借助于有关的工具书,看懂的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关键在于培养关心世界经济的兴趣。因此,我觉得,搞清楚研究世界经济对于把握世界政治形势的重大意义,是很有必要的。现在,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粗浅看法。一,抓住经济根源,有助于深入理解错综复杂的国际斗争的实质。马克思用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研究资本主义经济。他在介绍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时说,促使他“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是由于他  相似文献   
3.
国际投资重点已出现了从发展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的逆转,这是因为廉价劳动力等已不具有对投资的吸引力。我国的投资环境难于赶上东南亚国家,因此吸引外资的考验对我们更为严峻。其中要重视商品的外向、内向问题,也要重视投资的正向和反向问题。  相似文献   
4.
今后一两年内,西方经济是否爆发“大萧条”,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的变化:一是利率会不会继续降低;二是世界债务能不能妥善处理;三是贸易保护主义能不能适当控制。1983年是西方经济何去何从的关键一年。从目前情况看,西方国家有可能把危机对付过去,不致爆发“大萧条”。但即使如此,也很难出现较大的经济高涨,不过是把目前的“滯胀”的局面拖得更长而已。  相似文献   
5.
西方国家一些政治家、学者认识到南北关系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第三世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第三世界经济的发展能为西方国家提供广阔的市场,有助于西方摆脱经济“滞胀”的困境。为此,他们提出种种利用西方资金发展第三世界国家经济,改善它们的财政经济状况和加强它们政治稳定的计划建议,名之曰“新马歇尔计划”。这实际上是凯恩斯主义在国际上的运用。但是,在当前的情况下,这种计划是不大可能实现的。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经济比较现实的途径是依靠自己的资源条件,大力开展南南经济合作和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南北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前,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正陷入一次新的经济危机。美国和英国经济从1979年起就已开始停滞或衰退;其他多数西方国家从1980年第二季度起,生产也陆续出现下降或增长速度减慢。根据一般的估计,这些国家的经济危机大都要延续到今年上半年,从下半年起有可能逐渐回升。这次危机虽不致像1973—75年危机那样严重,但也是战后西方世界一次比较深刻的同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  相似文献   
7.
西方经济在长期“滞胀”后又陷入了新的危机。能否指望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会给它带来生机呢? 资本主义历史上发生过三次技术革命,每次都推动了生产力飞速发展。战后的科技革命具有一系列新的特点,其广度、深度和速度以及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都超过了前两次。同时,它也使资本主义世界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使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进一步深化。目前可能推动西方经济发生变化的科技突破主要有四大项:电子技术、海底资源的开发利用、新能源、生物工业。但由于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障碍和科技发展本身的规律,新的科技革命何时发生和规模多大,在八十年代还不可能找到肯定答案。  相似文献   
8.
当前世界性经济危机不仅已经超过1973—75年的危机,而且在个别方面正在赶上或超过1929—33年的大危机。这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已经呈现出长期萧条的状态,其短期原因,一是西方国家长期保持高利率;二是西方国家转嫁危机的余地大为缩小。从长期因素看,则是自1975年以来西方国家普遍而持续地在国内外采取空前庞大的通货与信贷膨胀所导致的严重恶果。归根结底它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贸易保护主义已成为国际关系中一个突出问题。今年5月,在美国威廉斯堡举行的第九次西方七国首脑经济会议上,贸易保护主义将是中心议题之一。“自由贸易”不自由近几年,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达到了三十年代大危机以来从未有过的剧烈程度。贸易壁垒越筑越  相似文献   
10.
美元既是美国一国的货币,又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美元的这一特殊地位,一方面使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大受其益,另一方面也使它承担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义务。但从1973年美元实行浮动汇率起,美国继续享受世界货币的好处,却不再承担世界货币的义务,在制定内外经济政策时,强调本国利益,损害别国利益。这是美国同其他西方国家当前经济矛盾的症结所在。美国的高利率、高汇率政策使发展中国家受到的打击最重。解决这些国家的债务问题,美国是负有责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