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1996—1997和1997—1998两个年度条斑紫菜半浮动筏生产性栽培试验情况进行了总结,证明冷藏网技术是防治条斑紫菜病烂和清除杂藻浒苔的一项有效措施,它在条斑紫菜栽培生产中的应用与常规网帘相比,不仅能获得相当或稍高的产量,而且质量也高,因此经济效益很显著.  相似文献   
2.
利用在氨性条件下2,5-二巯基-1,3,4-噻二唑对焦性没食子酸-H2O2-Co(II)体系的化学发光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建立了测定2,5-二巯基-1,3,4-噻二唑的流动注射分析方法,该法线性范围为1.0×10-3-1.0×10-4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3.6%;检出限为5.8×10-6mol/L.  相似文献   
3.
江苏如东近海绿潮藻分子检测与类群演替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007 年以来, 中国青岛、连云港、如东等黄海沿海连续4 年爆发绿潮现象, 尤其2008 年青岛爆发了世界最大规模绿潮, 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害. 2009 年, 我们对江苏省如东海域绿潮藻进行了调查和监测, 选取紫菜养殖架和防波堤坝上的11 个固着样品以及海区15 个漂浮样品, 对其ITS及5.8S rDNA 和叶绿体rbcL 基因序列进行了分子系统发育和类群演替分析. 结果显示, 如东沿岸堤坝和紫菜养殖筏架具有大量固着生长的浒苔类绿潮藻, 其海区漂浮绿潮藻团出现时间也最早,并逐渐北移; ITS 序列分析将如东样品聚为5 个类群, 即Ulva compressa 类群(6 个样品)、Ulva linza-procera-prolifera (LPP)复合体类群(12 个样品)、Ulva flexuosa 类群(3 个样品)、Blidingia sp.类群(3 个样品)以及Urospora spp.类群(2 个样品), 而rbcL 序列较为保守, 26 个样品只聚为4 个类群.DNA 序列分析表明, 如东海区漂浮与固着绿潮藻类群构成相同, 亲缘关系较近, 漂浮绿潮藻优势类群先后出现次序为: U. compressa, U. flexuosa 及LPP, 最终漂浮种与2008 年黄海绿潮优势种的ITS 序列完全相同. 本研究为今后黄海绿潮溯源及其预测防控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全人工采苗之前,为了促使壳孢子集中大量放散,目前生产上采用的是“下海刺激法”。  相似文献   
5.
以研究漂浮绿藻中的缘管浒苔(Ulva linza)为出发点,根据绿藻的形态学特征,选取漂浮绿藻中具有U.linza重要特征的藻体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的分类学研究.结果显示,具有U.linza重要特征的漂浮藻体大多为LPP复合体(U.linza-procera-prolifera)类群(15个样品),而且采自江苏的DF05、山东的QD03以及浙江的XS01、XS02等4个固着类型的样品也在该分支中.Ulva flexuosa分支中有2个样品(均为采自福建的固着种类),Ulva compressa分枝包含了如东的4个漂浮样品.采自如东内河、射阳沿海池塘的漂浮藻体也均被包含在LPP复合体中.25个样品中只有4个被鉴定为U.linza,与其形态特征研究结果相符合.漂浮绿藻的形态学特征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存在很大差别.这说明单纯地依靠传统分类学特征或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漂浮绿藻中的缘管浒苔(U.linza)进行分类是不可取的,甚至对漂浮绿藻都不能适用.在同一地点采集到的漂浮绿藻中,大都存在不同形态特征的类型,经过分子生物学分析后被鉴定为不同的种类.根据ITS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绿潮藻中至少存在LPP复合体中的种类以及U.compressa.  相似文献   
6.
江苏如东近海绿潮藻分子检测与类群演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以来,中国青岛、连云港、如东等黄海沿海连续4年爆发绿潮现象,尤其2008年青岛爆发了世界最大规模绿潮,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害.2009年,我们对江苏省如东海域绿潮藻进行了调查和监测,选取紫菜养殖架和防波堤坝上的11个固着样品以及海区15个漂浮样品,对其ITS及5.8S rDNA和叶绿体rbcL基因序列进行了分子系统发育和类群演替分析.结果显示,如东沿岸堤坝和紫菜养殖筏架具有大量固着生长的浒苔类绿潮藻,其海区漂浮绿潮藻团出现时间也最早,并逐渐北移;ITS序列分析将如东样品聚为5个类群,即Ulva compressa类群(6个样品)、Ulva linza-procera-prolifera(LPP)复合体类群(12个样品)、Ulva flexuosa类群(3个样品)、Blidingia sp.类群(3个样品)以及Urospora spp.类群(2个样品),而rbcL序列较为保守,26个样品只聚为4个类群.DNA序列分析表明,如东海区漂浮与固着绿潮藻类群构成相同,亲缘关系较近,漂浮绿潮藻优势类群先后出现次序为:U.compressa,U.flexuosa及LPP,最终漂浮种与2008年黄海绿潮优势种的ITS...  相似文献   
7.
采用《河南统计年鉴2013》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城市发展水平进行排序,按城市发展实力划分为4个等级并对结果做出评价分析,从而认识到城市综合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与,为河南省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观堂中心社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产生的背景,并对观堂中心社区产业布局、空间结构布局、绿地系统进行了讨论,以期寻找一条有时代特色的农村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