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为提高膜蒸馏过程中的渗透通量,对膜组件料液侧流道进行优化,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3种膜组件(Model A、Model B、Model C)进行三维模拟计算,对比分析各膜组件的内部流动状态、温度极化系数(TPC)、浓度极化系数(CPC);同时,考察流道优化后膜通量和热效率的变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Model A内存在主流区和回流区,Model B内分区现象消失,Model C内流动最为复杂;Model A温度极化最严重,Model B浓度极化最严重,Model C各极化现象最弱;此外,Model C在膜通量方面比Model A提升至少90%,对于热效率,Model C最高,Model A与Model B在不同工况下存在差异。最后,选取Model C进行实验,发现实验值与模拟值吻合良好,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研究表明流道优化能极大改善膜蒸馏的通量问题,为进一步优化内部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型固定床颗粒层过滤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颗粒层过滤过程中孔隙状况的变化,导出了固定床、新型固定床颗粒层内气流含尘质量浓度、灰尘沉积密度的变化规律和颗粒层除尘效率公式。导出公式表明:固定床颗粒层除尘效率与时间有关,过滤过程是一个非稳态的过程;新型固定床颗粒层除尘器采用单元格结构和组合流化床清灰的方式,实现了连续过滤,除尘效率与清灰周期有关,过滤过程是一个准稳态过程。  相似文献   
3.
新型颗粒层采用固定床连续过滤、流化床连续清灰工作方式,克服了现有颗粒层过滤过程中存在的颗粒间隙增大、颗粒错位等问题,改善了过滤装置的过滤性能.通过试验研究了颗粒层的清灰周期、过滤速度和过滤介质粒径等重要参数对颗粒层过滤分级效率的影响,得出洁净气流中灰尘粒径分布规律,并探讨了新型颗粒层过滤装置的低能耗、高效过滤的设计参数和运行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粒径范围的过滤介质能达到较高的过滤效率和较低的床层阻力;调节清灰周期能灵活地改变颗粒层的过滤性能,满足各种工艺的过滤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疏水多孔膜,配制Na Cl溶液,搭建真空膜蒸馏盐水淡化实验台,实验中着重考察了料液温度、料液流速、料液浓度、系统真空度等操作参数对真空膜蒸馏过程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真空度、料液温度的提高,真空膜蒸馏膜通量明显提高;随着料液浓度的提高,真空膜蒸馏膜通量下降,其截留率基本不变;随着料液流速的提高,真空膜蒸馏膜通量变化较缓慢(略微提高).系统在料液温度为88℃、料液流速为240 cm/min、真空度为0.081 MPa、料液浓度为5%时,真空膜蒸馏膜通量为14.1 kg/(m~2·h),截留率为99.8%,产水的电导率保持在12μs/c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