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吕叔湘的语文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叔湘语言思想主要包括:1、语文性质论:“语文”指“语言与文字”,即口头语言与书面语;2、语文教育目的论:提高运用语言方案的技能,养成运用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达到动用语言文学的高境界;3、语文教学论:以学生练习为主,营造良好的语文环境,教会学生自学。吕先生对语言研究有“业余”的特点,其思想既有作为一个旁观者的冷静观察和思考,也不免有重复前人成说、缺少系统研究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1、呼“呼”在六朝法帖中有“认为”义。陆云《与兄平原书》云:“顷哀思,更力成《岁暮赋》。适且毕,犹未大定,自呼前后所未有,”“自呼”,义为“自以为”;王羲之《杂帖》云:“……终无能为益,适足为烦滨。足  相似文献   
3.
词语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因此,往往具有该文化的特征,某些特殊词语的文化特征往往更突出.道教是中国自身的宗教,其主要目的是追求今生不朽,长生火视.为此,就有一整套修炼方术,如像服食金丹、炼气功等.而这些方术术语就带有很浓厚的文化特征.道教气功术语的文化特征可以从道教的来源和道教的特点两方面来分析.一、从道教的气功术语看道教的来源道教来源较复杂,大致可以分为:民间的种种观念和方术;古代哲学中阴阳家和道家的某些理论框架;佛教的渗透等方面.下面分别举例说明。(一)民间的神秘观念和方术的影响民间的神秘…  相似文献   
4.
清人汪中揭示了“三”、“九”作为虚数的用法之后,学者们又相继考出“五”“七”“十一”、“二十六”、“七十二”等的虚指用法,此中,有的还进而探讨虚化的原由。有人从数字本身去寻求这种原由。樊縯说:“这种括约观念是将‘五’当中数,因为从‘一’到‘九’,‘五’在中间的缘故。因此就将‘五’以里的诸数看作小数,或作少的代表;‘五’以外的诸数看作大数,或作多的代表。”闻一多等也说:“在十为足数的系统中,五是半数,五减二得三,是少数,五加二得七,是多数。古书中说到‘三’或‘七’,往往是在这种意义下,作为代表少数或多数的象征数字的。”  相似文献   
5.
这里说的"文化意义",是措词语中除了指称意义外,各种文化附加上去的补充意义或情感色彩等,大致相当于西方语义学家提到的"内涵意义"(connotativmeaning又译作"隐涵意义",参见里奇的《语文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6-18页)例如,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佳句,英国汉学家翟理斯英译后一句为"Tellthem,'anieyheartinvaseofjade.'(告诉他们,"一颗冰冷的心在玉石的瓶子里。")"张永言先生评价说:"这样,原来富于意境和情韵的诗句就变得索然无味了,其所以如此,就因为英语的1eroce)和j…  相似文献   
6.
儒家是春秋时孔子创立的一个学派,懦则为孔子之前的一种职业及其从事者.两者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儒家为德之哲学化,德为儒家的源头。本义力图用民族学的材料来证实:德作为职业及其从事者,出现于原始社会;原始神职人员──儒──对后来的儒家具有极大的影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不少民族数十年前仍保存着原始社会的种种形态:云南永宁地区的纳西族和台湾高山族阿美人保存着母系制;台湾大多数高山族的“社”、鄂伦春族的‘马力摆”、黎族的“合亩制”等,保存着父系制的形态;绝巴、怒、傈僳、景颇、佩普米等族保存着原始社会晚期的“…  相似文献   
7.
一、穷六朝法帖中,“穷”有“哀愁”、“悲痛”义。王羲之《杂帖》云:“念足下穷思兼至,不可居处”,又云:“汝尚小,愁思兼至,不可居处!”“穷”、“愁”互文。羲之《杂帖》:“念足下穷思深至,不可居忍”,梁王筠《寒凝帖》云,“哀慕深至,不可任!”“穷思”与“哀慕”互文。  相似文献   
8.
蒋绍愚先生的《<祖堂集>词语试释》说:“‘承闻’是‘听说’之意,‘承’是敬词,‘闻’是动词。……‘承闻’也可单用一个‘承’字。……‘承’已是用作动词‘闻’了。”照此看来,蒋先生认为“承”在《祖堂集》所反映的五代宋语言中,本来属敬词,放在动词“闻”前而逐渐渗进“闻”义,成为动词。这个说法有不妥当处,因为在唐代乃至六朝文献中,“承”训“闻”的例子已不罕见。《世说新语·雅量》:“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