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德、日、韩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起步较早,食品安全观念强、认识到位,惩治食品违法行为很严厉,很多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的灾害史来看,海啸灾害比起水、旱灾、地震等灾害来并不特别严重,史料记载也不很详尽。最早有关海啸的记载是汉元帝初元年(前48年)。这一年五月,渤海发生了海啸。汉元帝发布诏书说一年中北海(渤海)水溢,流杀人民。汉桓帝永康元年渤海又发生了“水溢”“没杀人”。曹魏正始三年(241年)“海水溢出青州(今山东属地),流漂一百五十二人”《新唐书》也记载了此次海溢,青州海啸,“漂居人五千余家”。据记载,宗代共发生两次大的海啸。一次是宋孝宗乾道二年(1116年)八月,温州发生海溢,冲毁房屋、盐场和寺庙,死亡2万余人,无人掩埋的尸体多达七千…  相似文献   
3.
日本是一个地震灾害非常频繁的国家,一年之中大震小震不断,然而他们在地震中的伤亡人数却不多,历史上也是如此,尤其是到了近代、现代科技发达时期更是如此。1995年阪神大地震,震级为7.6级,虽然破坏很大,但伤亡人数却不是很多,这次大地震中死亡人数为6500多人。其它地震伤亡人数更少,通常不超过三位数,有的甚至没有死亡人数,仅有伤者。就拿最近一次地震来看,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安全意识淡薄,加上防灾救灾技术落后,人们在重大灾害面前往往束手无策,灾害往往造成重大损失,给老百姓带来沉重负担。仅在明代,皇宫紫禁城就烧毁过四次,损失惨重。第一次在明永乐18年(1420年)。当时国都尚在南京。修建北京紫禁城耗时11年,“民以百万之众,终岁在宫服役修造《明史》”,可见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财力。皇宫建成后,朝廷迁过来,可是不到四个月,庆典的欢呼声犹然在耳,这座金銮殿突然起火,奉天、华盖、谨身三大主殿烧成一片焦土。大火发生  相似文献   
5.
在地震被陷、沙漠遇险、矿井塌方等灾难中,首位死因是什么?人们可能回答不上来。科学家通过对世界上特续性灾难死因调查研究,认为失水干渴乃死亡的首因。干渴使人严重脱水,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因此在特大灾难中尽可能保持水分,等待求援乃是灾难中求生的首选。有三则历史轶闻证实了这一点。“相濡以沫”的杰作1963年一支欧洲探险队深入到非洲撒哈拉沙漠腹地探险。撒哈拉真是绝境、举目四望,沙丘广袤无限,没有水,没有植物。一天,探险队突然遇到了特大风暴,所有的通讯设备、水箱都被毁坏了。和外界失去了联系,这队人陷入了绝境。不久,同他失去…  相似文献   
6.
在地震破陷、沙漠遇险、矿片塌方等灾难中,首位死因是什么?人们可能回答不上来。科学家通过对世界上特续性灾难死因调查研究,认为失水干渴乃死亡的首因。干渴使人严重脱水,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因此在特大灾难中尽可能保持水分,等待求援乃是灾难中求生的首选。有三则历史轶闻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诗人写诗除了自我欣赏外,都想让自己的诗作传世。唐时没有报纸杂志等媒体供发表,只能靠一些原始简单的方式传播。方法虽拙朴,但却很有趣。诗篱传诗就是用盛具传递诗作。盛具用竹筒或特制的瓷筒。自居易任杭州太守,公余节假时与当地文人饮酒赋诗寄兴。诗人元稹时任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自居易常派歌伎高玲珑、谢好好用瓷筒传递双方诗作,自居易为此还写诗记胜:"为向两州邮诗作,高谢来去递诗筒。"  相似文献   
8.
1895年5月18日是沙皇俄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凄惨的一天。这一天发生了一桩惊天惨案。1895年5月,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准备举行加冕典礼。新皇登基,普天同庆,皇恩浩荡。登基典礼不用说有多隆重。宫廷拨出巨款,开销不必局促。朝廷任命了庆典总指挥部,由尼古拉二世的叔父、莫斯科消息省省长谢尔盖大公爵提任总指挥,两名宫内大臣、首席典礼官任副总指挥。时间定为5月6日至5月26日,历时三周。时间充裕,活动从容。有千人舞会。万人皇家宴会、新沙皇接受群臣朝拜仪式等等。仅节目单就有50多页。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亲民”活动,就是由新沙皇陛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