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南方九孔鲍工厂化养殖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综述了九孔鲍工厂化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对九孔鲍养殖业走出困境,恢复持续发展提出四点看法:1)减少污染,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2)提倡养殖废水的综合利用;3)加强的鲍的健康苗的种培育及交育种研究工作;4)加强鲍病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
同一养殖池塘不同规格刺参的非特异性免疫活性为:小规格刺参的体腔细胞数和体腔液的溶细胞活性显著大于大规格刺参(P< 0.05);随着刺参的生长,小规格刺参的溶菌酶活性逐渐增加,但与中、大规格的刺参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他免疫指标包括吞噬杀伤、COP、ACP及NOS活性等都与体重呈正相关,但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不同规格刺参的非特异性免疫活性虽有差别,但并不影响其生长.  相似文献   
3.
南美白对虾摄食、生长及存活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不同水温及水温渐变、突变对南美白虾的摄食、生长、存活以及胃蛋白酶的活力有一定的影响。在水温逐渐变化下,南美白对虾忍受的高温极限为41℃,低温极限为4℃,虽然南美白对虾对水温的适应性较广(6-39℃),但其存活、摄食及生长的适宜水温为18-35℃,最适水温为30-33℃,水温18℃以下时,摄食量减少,存活率降低,水温9℃时侧卧,当水温为18-30℃,日温变化在6℃以内时,南美白对虾在48h内全部存活,且保持正常的摄食能力和较强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贝类凝集素的特性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贝类凝集素的特性与功能.凝集素是一类非免疫来源的具有多价构型的热敏糖蛋白,广泛存在于贝类血淋巴细胞和生殖细胞的细胞膜表面、胞浆内和胞浆外的体液中,能够与特异性糖基化合物作可逆的非共价结合.基于对异源性物质或细胞膜表面糖基的特异性识别与结合功能,贝类凝集素在生命体中发挥着识别并凝集限制异物作用、激活免疫系统溶细胞作用、生殖细胞间相互粘附的桥梁作用、与共生生物之间(如肠道益生菌)的物质与能量转换作用.贝类凝集素可诱导表达,但在不同的条件下其凝集活性有很多差异性.贝类凝集素凝集活性还受金属离子、环境温度、盐度、pH值等外界因子及发育阶段、健康状况等内部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秋冬季生殖的真鲷胚胎发育的适宜水温低于27℃而高于15℃,最适水温在24~18℃范围之内;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是10.6℃,胚胎发育时间与水温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仔、稚鱼对降温的适应能力与其个体大小,起止温度高低正相关,而与水温的下降速度、下降幅度负相关,水温低于15℃时容易出现仔、稚鱼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通过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和贻贝性腺对中国龙虾早期叶状幼体进行培育,早期叶状幼体是指初孵叶状幼体至叶状幼体的第5步足开始形成,共完成了6次蜕皮。第1次蜕皮的叶状幼体没有眼柄,第3颚足及第、、第2步足外肢分别具有3、5、5对羽状刚毛;第2次蜕皮后的叶状幼体开始出现眼柄及第4步足呈乳头状突起,第1、第2步足外肢具有6对羽状刚毛;第3次蜕皮后的叶状幼体第3步足外肢发育比较成熟并产生3对羽状刚毛,第3颚足及第1、第2步足外肢分别具有4、7、7对羽状刚毛;第4次蜕皮后的叶状幼体第1触角亚末端开始出现2根长刚毛,第1鄂足顶部刚毛消失,第3颚足及第1、第2、第3步足外肢分别具有4、8、8、4对羽状刚毛;第5次蜕皮后的叶状幼体第3噪声足及第1、第2、第3步足外肢分别具有5、9、9、5对羽状刚毛;第6次蜕皮的叶状幼体第5步足开始出现乳头状突起,并对叶状幼体1至6次蜕皮后的叶状幼体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7.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盐度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Boone)生长、耐低氧能力及一些免疫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其它环境因子相对恒定的条件下,凡纳滨对虾能在盐度5~30范围内生存、生长,其中:在盐度15~25环境中生长较快;盐度为25时凡纳滨对虾耐低氧能力最好,盐度下降至5时,耐低氧能力显著下降;5~10的低盐环境使凡纳滨对虾血细胞密度、溶菌活力明显下降,在盐度15~25的环境中凡纳滨对虾抗菌活力、溶菌活力最高,PO活性和SOD活性表达与体液抗菌活力、溶菌活力没有直接相关性.β-葡聚糖可提高凡纳滨对虾对低盐度和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但对个体生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海带的条件进行优化,并以此发酵海带饲养刺参,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海带的优化条件为发酵温度30 ℃、适宜发酵时间96 h、接种剂量12%,发酵后海带的粗蛋白含量为14.65%,相对提高了15.17%。在36 d饲养时间内,实验组在刺参的配合饲料中添加了30%的发酵海带,刺参特定生长率、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皆有显著提高(P<0.05),但是,刺参体腔液细胞数量、纤维素酶活性皆无显著变化(P>0.05),此外,刺参摄食发酵海带还导致其消化道异养菌总数减少、弧菌相对数量降低、芽孢杆菌相对数量升高。由此可见,投饲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海带能够促进刺参生长,提高消化酶活性和免疫力,调节肠道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9.
盐度对中国龙虾存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了中国龙虾在不同盐度条件下的适应、存活和生存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中国龙虾对高盐的适应能力较低盐强,其耐低盐极限是14.1,耐高盐极限是56.1;盐度主要因渗透压而对中国龙虾存活、生长施以影响,中国龙虾的等渗液盐度为28,该盐度为中国龙虾存活、生长的最适宜盐度、其存活、生长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1.3-39.5,超出此范围,中国龙虾不能长期存活,也难以生长。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6年8月和2007年1月、4月、10月福建沿岸海域底拖网调查结果,对福建沿岸海域蟹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时空变化做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福建沿岸海域调查海区中蟹类有43种,隶属10科、21属,其中以梭子蟹科种类最多.蟹类优势种的时空分布差异明显,春季有2种优势种,夏季有3种,秋季有5种,冬季有2种;双斑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