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雷公山自然环境特征与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建庚 《贵州科学》2001,19(1):65-70
贵州苗岭山脉东段主峰雷公山是构造隆升的庞大山体 ,具有温凉的亚热带山地气候和洁净的水源 ,又是生物种群的基因库。雷公山是贵州苗族的集中聚居地。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开发生态旅游是充分利用自然和人文资源 ,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麻山为代表的喀斯特贫困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现状,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科学依据。并从罗甸大关和长顺交麻两个典型喀斯特山区的对比,看到生态恶化和石漠化的严峻形势,以及生态治理恢复的可能性。同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长顺县板床村,作深入调查研究,探讨喀斯特贫困山区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陈建庚 《贵州科学》2003,21(4):63-67
贵州黄果树和十丈洞两大瀑布群的成因进行对比分析,十丈洞瀑布从地质背景、地层岩性特征及流水、风化和重力崩塌等内外营力作用探讨其成因,认定十丈洞瀑布是发育在河流溯源侵蚀裂点上又因岩性的差别侵蚀作用形成的。十丈洞独特的丹霞地貌景观、保存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环境具有极高的科研和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麻山为代表的喀斯特贫困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现状,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科学依据.并从罗甸大关和长顺交麻两个典型喀斯特山区的对比,看到生态恶化和石漠化的严峻形势,以及生态治理恢复的可能性.同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长顺县板床村,作深入调查研究,探讨喀斯特贫困山区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麻山为代表的喀斯特贫困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现状,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科学依据。并从罗甸大关和长顺交麻两个典型喀斯特山区的对比,看到生态恶化和石漠化的严峻形势,以及生态治理恢复的可能性。同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长顺县板床村,作深入调查研究,探讨喀斯特贫困山区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苗岭山地构造地貌的发育及其生态环境的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庚 《贵州科学》2004,22(3):29-33
地貌的特点表现在:斗篷山倒置地形、龙里麻若构造台地、高坡地垒山地、云雾山夷平面、花溪河流袭夺及分水岭迁移。构造地貌的格局引起生态环境的分异,为苗族同胞长期耕耘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