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牦牛血清中分离纯化的转铁蛋白对人红细胞膜的抗氧化具有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Fe2 + /H2 O2 两个体系产生的O·2 -、OH·对红细胞膜造成氧化损伤 ,通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研究牦牛转铁蛋白在抗氧化方面的作用与机制 .结果 :O·2 -和OH·可以造成红细胞膜丙二醛量的显著增加 ,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的下降 .当适量不同浓度牦牛血清转铁蛋白在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Fe2 + /H2 O2 两个体系前处理可以抑制丙二醛的产生 ,保护红细胞膜免受丙二醛的氧化损伤并且使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升高 .提示 ,牦牛血清转铁蛋白对O·2 -和OH·自由基引起的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蒸汽闪爆处理后牛角蛋白酶解率和探究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条件,试验选取牛角粉(牦牛角)为原料,溶解度和酶解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三因素三水平中心组和试验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最佳酶解工艺:酶添加量1.4%、底物浓度为6%、时间8.0h、温度为60℃、pH=8.在此蒸汽闪爆处理酶解条件下压力4.0...  相似文献   
3.
在能育、低育和不育公马之间脑垂体和睾丸内分泌功能表现特异性改变 高比例自发性低育或不育公马已被确诊原发性睾丸退化特征,表现渐进性睾丸软化和缩小、内分泌不平衡和差的精液指数 近来的证据指出局部的调节因子比如抑制素、胰岛素和生长因子-1是重要的甾类产生和精子发生的调制器 许多不同的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测试评定睾丸功能,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和临床兽医医师鉴别问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生成牛肉香气的母体物质、牛肉香气的主要组成成份和牛肉香气的生成过程对牛肉营养价值的影响,并简述了人工合成肉香和食品中美拉德反应的研究进展以及人造肉香在食品加工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枸杞贮藏过程中总黄酮含量变化规律,以枸杞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浸提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提取时间4因素对枸杞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在优化条件下研究不同年份枸杞总黄酮含量及理化指标间的差异.结果发现,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即浸提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15 g/mL、提取时间2.5 h、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发现枸杞总黄酮含量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这为枸杞总黄酮的开发利用和快速鉴别枸杞新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用实验室分离获得的溶血性曼氏杆菌菌株制备甲醛灭活疫苗,进行不同佐剂(AI(OH)3、蜂胶)菌苗的安全性及免疫保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疫苗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正> 1957年日本大板大学的奥卡拉教授首先发现了细胞的融合现象。1960年巴斯克接着发现肿瘤细胞也能杂交。于是,人们开始重视研究细胞融合现象。然而,这个时期,科学家还没有找到理想的亲本细胞和融合剂,融合率极低,同时,人们也不能很好地把杂交瘤细胞从亲本细胞中分离出来,尤其是不能除去瘤亲本细胞。1964年有人发明了HAT选择培养基,加之,这时对细胞杂交现象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为淋巴细胞杂交瘤的成功准备了必要条件。科勒和米尔斯坦就是在这些细胞杂交瘤技术的启示下,萌发了搞淋巴细胞杂交  相似文献   
8.
原生殖细胞(PGCs)是配子的始祖细胞,它可发育演变生成卵细胞或精子细胞.上世纪90年代发展了体外培养PGCs技术,现在PGCs已能通过体外培养形成多潜能干细胞(ES),对于研究体外分化机制和细胞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静宁鸡种蛋进行36~82 h孵化,并对其血涂片经PAS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原生殖细胞(PGCs)的形态结构,以便为鸡的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奠定基础.实验结果:原生殖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明显较其他细胞大2~4倍,PGCs的细胞核颜色较深,偏向一侧,后期常聚成一团.  相似文献   
9.
静宁鸡胚孵化,从E8开始到出壳,每日龄随机取5个鸡胚,甲醛固定,测量胚胎体重,取出脾脏,称重,石蜡包埋,连续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照相.结果:鸡胚的体重随日龄而增加,E8~E12增重缓慢,从E13开始加速生长,而脾脏的重量在E14开始迅速增长,到E18之后变化不大.E12时脾脏脾索清晰,脾血窦较大,E18时中央动脉明显,出现明显白髓,E20时出现笔毛动脉,血窦减少.表明:鸡胚的体重随日龄而增加,而鸡胚脾脏则主要在胚胎发育后期发育加快.随着鸡胚日龄增大,眸索和脾窦发生较早,而脾脏动脉发生略迟,最后脾脏的各组织结构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
文内测定了99 匹赛马血浆钾(PK+ ) 和红血球钾(RBCK+ ) 的浓度,两指标间相关系数很低(r =- 0 .2140)- 全体赛马RBCK+ 均数99 .07 ±7 .27 m mol/L- 这些临床健康马,RBCK+ 水平并没有全部分布于正常曲线内(赛马RBCK+ 正常值90 ~104m mol/L)- 进一步分为低钾组10 匹( 10 .1 % ) ,RBCK+ 均数87 .50m mol/L;高钾组21 匹(21 .2 % ),RBCK+ 均数110 .07m mol/L;其余68 匹(68 .7 % ) 处于90 ~104m mol/L之间,均数为97 .22 % m mol/L.其中有13 匹马赢得头马,RBCK+ 均数100 .12m mol/L,高钾组有2 匹头马,正常组有11 匹头马,低钾组没有1 匹头马.13 匹头马与全体99 匹马RBCK+ 均数间没有显著差异(P> 0 .05) ,但是,头马与低钾组和高钾组都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 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