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考察了氧化石蜡皂、油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苄基胂酸、羟肟酸及十二胺六种捕收剂对水解聚丙烯酰胺从长石中选择性絮凝钛铁矿的影响。氧化石蜡皂可显著改善过程的选择性,而十二胺则使选择性明显降低。初步讨论了捕收剂的选择规律。  相似文献   
2.
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研究了人工合成高聚物磺化聚丙烯酰胺(PAMS)在微细粒钛铁矿和长石上的吸附特性及它们的絮凝行为;用光电子能谱(ESCA)和分子轨道(MO)理论研究了絮凝剂PAMS与钛铁矿和长石的作用机理;并根据絮凝剂与矿物作用的差别进行了微细粒钛铁矿、钒钛磁铁矿、长石矿料的絮凝分离试验。PAMS在矿物表面上的吸附量与其平衡浓度有线性关系。吸附量随平衡浓度增加而增加。在钛铁矿上的吸附量及吸附强度均比长石大。分子轨道理论分析和光电子能谱证实PAMS的磺酸基在钛铁矿表面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而在长石上是弱氢键作用。采用一种新的工艺流程:选择性混合絮凝-磁选-超声波解絮凝-磁选可从含20.35%TiO_2及29.7%Fe的物料中选出钛铁矿精矿和钒钛磁铁矿精矿,品位分别为42.12%TiO_2,58.10%Fe;回收率相应为83%及90%。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GPC柱的排斥分离原理和PAMS的酰胺基对紫外光的吸收能力,在二次蒸馏水系统中,用液相色谱仪测定水溶液中ppm级的PAMS,最小检测浓度达0.05ppm,在PAMS浓度为0.2—5.0ppm时,测定准确度为±3%。用该法测定矿物悬浮液中PAMS的吸附量,结果与紫外分光光度法一致。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金属离子Ca(Ⅱ),Mg(Ⅱ),Fe(Ⅲ)在细粒钛铁矿、长石体系油团聚中的行为进行了研究,根据溶液化学计算及ζ电位,吸附量和XPS测定结果可知:Ca(Ⅱ),Mg(Ⅱ),Fe(Ⅲ)活化长石的主要组分分别是Ca(OH)~ ,Mg(OH)_(2(S))和Pe(OH)_(3(S)),前者通过静电吸附于长石表面,吸附强度低,而后两者通过向长石表面沉积吸附于长石表面,吸附强度高。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考查对金属离子的去活,以强化钛铁矿与长石的油团聚法分离。实验结果表明:草酸是最有效的去活剂,通过与Fe(Ⅲ)反应,形成螯合物并转入液相,达到对Fe(Ⅲ)的去活功效,这一结论被XPS测试结果所证实。  相似文献   
5.
Na2CO3在黄铁矿和毒砂浮选分离过程中能显著地活化黄铁矿和有效地抑制毒砂.作者应用电化学测试方法对毒砂在Na2CO3溶液中的氧化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Na2CO3改变了毒砂的氧化机理,使其氧化过程由活化能高的混合控制转变为活化能较低的扩散控制,活化能降低了11.402kJ/mol,加快了氧化速度,并形成不易被还原的致密氧化产物,从而使毒砂表面强烈亲水而被抑制,为有效地实现硫砷分离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单泡浮选管(哈里蒙管)是一种广泛用于浮选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的微型浮选槽。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改进型微型浮选装置。这种装置容易控制,试验结果有很好的重复性。用海南赤铁矿100—200目试样系统地试验了这种装置的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7.
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研究了人工合成高聚物磺化聚丙烯酰胺(PAMS)在微细粒钛铁矿和长石上的吸附特性及它们的絮凝行为;用光电子能谱(ESCA)和分子轨道(MO)理论研究了絮凝剂PAMS与钛铁矿和长石的作用机理;并根据絮凝剂与矿物作用的差别进行了微细粒钛铁矿、钒钛磁铁矿、长石矿料的絮凝分离试验. PAMS在矿物表面上的吸附量与其平衡浓度有线性关系.吸附量随平衡浓度增加而增加.在钛铁矿上的吸附量及吸附量强度均比长石大.分子轨道理论分析和光电子能谱证实PAMS的磺酸基在钛铁矿表面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而在长石上是弱氢键作用. 采用一种新的工艺流程:选择性混合絮凝-磁选-超声波解絮凝-磁选可从含20.35%TiO_2及29.7%Fe的物料中选出钛铁矿精矿和钒钛磁矿精矿,品位分别为42.12%TiO_2,58.10%Fe;回收率相应为83%及90%.  相似文献   
8.
采用旋转圆盘电极及多种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黄药在黄铁矿和毒砂表面的氧化动力学。结果表明,在pH≥9.8的溶液中,首先发生黄药的电化学吸附然后化学吸附的一个黄原酸离子与另一个游离的黄原酸离子结合形成双黄药,反应电子数e1=e2=1.黄铁矿对黄药的氧化有电催化作用,采用恒电流阶跃法导出了黄药在这2种矿物表面氧化生成双黄药的动力学方程,可对其氧化过程进行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细粒浮选特效捕收剂的分子设计思想和方法。认为该捕收剂应是具有絮凝和捕收双重功能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用对甲基苯胺与甲醛通过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型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甲基苯胺树脂(代号PCA)。实验结果证实,甲基苯胺树脂对细粒石英具有良好的絮凝和捕收双重功能,是细粒浮选的特效捕收剂,以PCA-8为捕收剂,草酸为调整剂,成功地进行了东鞍山铁矿-20μm铁矿泥(含铁31.5%)的反浮选实验,获得了品位为65.19%Fe,回收率为67.54%,或者品位为60.18%Fe,回收率为78%的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10.
粗粒易选矿石日益减少,细粒难选矿石的开发利用已日趋突出,探求有效的细粒选矿新工艺是当前国际国内选矿领域的重要课题。我院经系统小型试验,研究了一种细粒选矿新工艺:捕收剂与高分子聚合物选择性联合絮凝。该工艺能有效地选收微细粒矿物(小于20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