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十一月二十七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英模汇报团第四分团的同志来我院作报告,广西师院、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西体育专科学校师生代表五百多人以及我院师生员工四千人参加了报告会。当天下午,英模们乘车到院时,顿时鞭炮轰响,鼓乐齐鸣,掌声雷动,气氛极其热烈。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然科学、民族学、考古学等有关方面的专家经过合作研究,确认了广西北流县铜石岭是汉代俚人(壮族先民)铸造北流型铜鼓的遗址。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古铜鼓铸造遗址。1987年11月25日,自治区科委召开技术鉴定会,通过了中国科学院、中国考古研究所及中国科技大学等9名专家对这项研究作出的鉴定。铜鼓是国际性文物,中国、越南、老挝、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都有铜鼓出土。目前,世界上已发现和出土铜鼓2000多面。中国是发现铜鼓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广西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会学术讨论会在我院召开。三十多名直接从事民族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全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张养吾,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广西少数民族教育学会名誉会长甘怀义,广西教育学会会长余明炎,区人大教科文委副主任、区民委顾问陈光恒,区教育厅副厅长韦鹏飞和我院党政领导郭钦纲、黄鸣等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二十八篇,代表们以大会宣读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广西民族地区社会  相似文献   
4.
两年多来,文艺战线推倒了“四人帮”设置的“文艺黑线统治”的枷锁,大胆解放思想,敢于正视现实生活,勇于实践,创作了一批象《伤痕》(《文汇报》七八年八月十一日),《班主任》(《人民文学》七七年第十一期)、《于无声处》(《文汇报》七八年十月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神圣的使命》(《人民文学》七八年第九期)等好  相似文献   
5.
借全区壮族“三月三”歌节的东风,四月七日至九日,我院中文系邀请了前来参加歌节活动的各地区代表队的歌师、壮族民间文学教学研究工作者来院举办首次全区性的壮族歌圩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三十多人。我区著名的壮族民间文学研究工作者蓝鸿恩,著名的壮族民歌作者、研究者、诗人黄勇刹,壮族著名诗人、南宁师院副教授韦其麟,南宁师院胡仲  相似文献   
6.
九月下旬至十月中旬,学院召开了中文专科函授七九级第三次教学备课会议,全区八个地市和柳州铁路局的函授辅导站的四十五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备课会议。为了搞好函授七九级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学院对工作进行了认真地分析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备课会议,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究,提高授课水平,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函授七九级的学员都是在职中学教师的特点出发,这次备课会着重围绕中学教材教  相似文献   
7.
茅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家。他在几十年的文学活动中,对于文学创作曾不断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创作了许多具有时代特点的作品。阅读茅盾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时代气息。正如王若飞同志所说的:“从茅盾先生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的大变动,也可以看到中国人民解放运动的起落消长。茅盾先生的最大成功之处,正是他的创作反映了中国大时代的动态,而且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日至十二月一日,国家民委四司在我院召开全国民族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中央、西北、西南、中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青海、西藏等民族学院的领导和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共五十多人出席了座谈会。国家民委顾问何长庆同志和四司负责同志分别就如何开展民族学院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问题作了发言。  相似文献   
9.
四月十五日,艳阳高照,彩旗飘扬,相思湖碧波荡漾,学院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四千多各族师生员工和来宾们欢聚在一起,喜度壮族“三月三”歌节。这次歌节活动,是“文革”后恢复民族传统的一次盛会。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区党委和区人民政府落实了党的民族政策,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把“三月三”正式定为壮族人民的歌节,在区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区群众艺术馆和我院联合举办歌节大会。这次歌节大会得到了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区少数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赞助和许多单位  相似文献   
10.
动态     
我院重新开办少数民族预科部我院的少数民族预科部,是为了适应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发展经济文化的需要,针对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的特点办起来的。一九五六年开始招收高中班,以后又增设初中班和大专先修班,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升入高中和大学,为我区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培养了一批文化和经济建设人材。据统计从,开办以来共培养了1460多人,其中的720多名高中、大专先修班学生,有400多名升入高等院校深造。学生毕业后,有的当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