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7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厌氧条件下,分别以葡萄糖、甲醇和邻苯二甲酸氢钾作为电子供体对NO3--N进行厌氧反硝化实验,每种电子供体设定两个C/N比,分别为4∶1和10∶1.实验结果表明:在2种C/N比情况下,葡萄糖与甲醇作为电子供体时,总氮的去除速率一致,且都比邻苯二甲酸氢钾作为电子供体时要快.当C/N=4时,总氮的去除速率要快71%,而当C/N=10时,总氮的去除速率的差距只有7%.不同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的电子供体时,活性污泥样本中的微生物菌落检出情况表现出3个反应体系中具有各自优势的厌氧菌群、硝化及反硝化菌群明显特征.该微生物群落的分布特点反映出不同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时反应系统状态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阎宁 《科技信息》2010,(31):77-77,76
文章围绕计算机网络管理和维护两方面展开讨论,叙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基本知识,同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网络维护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甲醇与葡萄糖为碳源在反硝化过程中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颗粒滤床反应器内 ,以葡萄糖或甲醇为碳源 ,碳源充足时 ,均可以比较完全地去除硝酸盐 ,但以葡萄糖为碳源的最佳碳氮比较甲醇为碳源高得多 ,为 6∶1~ 7∶1 (C6H1 2 O6∶NO-3 N)。当碳源不足时 ,反硝化过程存在亚硝酸盐积累现象 ,且葡萄糖为碳源时积累更严重。以CH3OH为碳源进行的反硝化速率较以C6H1 2 O6 为碳源的快得多 ,在相同条件下快 3倍。在本实验条件下 ,反硝化过程表现出 0级反应特征 ,k (CH3OH) =1 60mg/L·h ,k(C6H1 2 O6) =42mg/L·h。  相似文献   
4.
分别利用经过驯化的葡萄糖降解菌和2,4,6-三氯酚(TCP)降解菌,通过添加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葡萄糖、苯甲酸、苯酚)作为共基质,对TCP进行好氧生物降解,以考察其降解机理.当利用葡萄糖降解菌降解TCP时,在没有共基质存在时,微生物经历51h的适应期之后,才能生长,与此同时可利用TCP作为唯一碳源而使其降解.当有共基质存在时,TCP几乎没有降解.而当利用TCP降解菌降解TCP时,在没有共基质的条件下,只需43h的适应期可使TCP得到降解.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在没有共基质存在的条件下,葡萄糖降解茵和TCP降解菌均能利用TCP作为唯一碳源得到生长,并使TCP同时得到降解.因此在有共基质条件下,使TCP的降解效率提高的机理为次级利用,而非共代谢.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紫外辐射光解(Ph)、生物降解(B)以及光解与生物降解同步耦合(Ph&B)3种方法对磺胺甲恶唑(SMX)进行间歇降解,比较不同浓度的SMX在不同降解方法下的降解速率及矿化程度。通过比较SMX的初始浓度对初始降解速率和平均降解速率的影响,发现SMX对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紫外辐射则可以缓解其对生物膜的抑制作...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玻璃片为载体,钛酸丁酯为主要原料,制备出了两种负载型TiO2薄膜催化剂,其浸渍镀膜分别在超声波和非超声波情况下进行.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其进行表面分析,结果显示:超声浸渍提拉方法所制备的TiO2薄膜表面平整,而采用非超声波浸渍提拉方法所制备的TiO2薄膜表面较粗糙,但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将两种TiO2薄膜分别在紫外光辐射下对磺胺甲恶唑(SMX)进行降解,结果表明SMX浓度范围为5.25~84 mg/L之间时,其光催化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R2=0.989~0.998).非超声浸渍提拉方法所制备的TiO2薄膜在初期使用时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SMX降解较快,但在使用中发现该方法所制备的TiO2薄膜容易出现脱落现象,催化剂的流失导致SMX降解速率迅速下降.超声浸渍提拉法所制备的TiO2薄膜在使用过程中降解SMX的速率无明显变化,AFM结果表明没有明显的脱落现象,其催化膜层与载体结合较为牢固.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单独光催化氧化(P)、单独生物降解(B)、光催化氧化与生物降解同步耦合(P&B)三种方法对2,4,6-三氯酚(TCP)进行降解,光催化与生物耦合的方法(P&B)虽然能够提高TCP的降解速率,但不能使TCP得到矿化.通过添加苯酚,借助于次级利用除了可以进一步提高TCP的降解速率,还可以提高其矿化程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