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武昌东湖水文特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对东湖多次调查与监测的结果,系统地分析了东湖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量测了东湖之形态特征,分析了东湖的成因类型,东湖水位变化与风浪特性,验证了浪高经验公式;首次提出东湖存在明显的湖流,并编制了表层流向图,此外还比较深入地分析与研究了东湖水温变化与气温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湖水透明度与水色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湖水透明度与耗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3.
4.
根据1990~1995年东湖重污染区排污口入湖水量的实测数据研究了入湖污水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并结合周边地区城市用水量的专项调研对排污水量实测数据的可信度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对东湖未来入湖污水量进行多种方法预测,得出2010年东湖重污染区入湖污水量将达29.1×10~4m~3/d,全湖区为46.2×10~4m~3/d,由此提出目前计划实施的截污工程规模偏小,有必要重新修改论证.  相似文献   
5.
长江流域自然灾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长江流域自然灾害主要特点,提出了该流域灾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辽阔的江汉——洞庭平原,婴育于古云梦泽,江汉——洞庭平原开发的历史,就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不断与水争田的历史。广大潮区,通过千百年的垦建,才成为今日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著名的“鱼米之乡”。但是,随着千百年的围湖垦殖,逐渐改变与破坏了地理环境结构的平衡,引起了蓄垦之间与渔农之间一系列矛盾。因此,研究该区围湖垦殖与留湖调蓄问题,对于在平原湖区,正确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在简要回顾湖区垦殖历史的基础上,初步探讨蓄垦之间,渔农之间等矛盾,并就合理利用尚剩的湖泊水面,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的结果及有关资料的分析,对长期以来流传的“秦汉之前,广大江汉——洞庭平原存在过水势浩瀚、跨江南北的古云梦大泽,目前的湖群乃是古云梦遗留下来的残迹湖”的说法,提出了异议,从①湖盆构造复杂,江汉与洞庭相对独立;②河相沉积广泛分布,湖相沉积断断续续;③荆江河床形成与发育,阻断了古云梦的形成;④江湖相通,湖水消涨深受外江制约;⑤秦汉以来湖水面积倾向扩展等五方面认为跨江南北的古云梦泽并不存在,目前湖群基本上是河流作用之产物,古籍上很多关于“古云梦”的记载,各说不一,矛盾百出,不足为凭。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合分析了城郊湖泊的一般特征、当前水质污染的特点;并根据发挥湖泊功能和有利人民健康的原则,参考国内外同类湖泊的优质水质指标,提出了我国城郊淡水湖泊的水质标准(建议),供评价和治理城郊湖泊时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