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21年   1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日内瓦会议从四月二十六日到六月十九日,是第一个阶段.在这八个星期中,开了全体大会、秘密会议和外长助理会议共四十次,平均每星期开五次会.讨论了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问题.由于美国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柏林四国外交部长会议达成了一個協議,决定召開日内瓦會議,由五大國及其他有關國家參加,討論亚洲兩個最緊急的問題——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这一协议受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熱烈歡迎。可是,美国的統治集团却反對這一協議,阴谋破壞日內瓦會議。為什么?因為,  相似文献   
3.
美帝国主义者现在像煞有介事地在大吹大擂他们的所谓“新面貌”的对外政策。为什么要换一副“新面貌”呢?艾森豪威尔在一月八日向美国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中吹牛说:“事实上,在过去一年间,世界上产生了重大的战略性变化。主动权这个无形的宝贝已经属于我们了。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平政策周恩来总理八月十一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的外交报告,对全国人民指出了今天的国际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这是极其重要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着整个报告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和平  相似文献   
5.
亚洲的人民,今天像狮子一样地站立起来了。亚洲许多国家的人民,百余年来,甚至几百年来,遭受了几个非亚洲国家的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整个亚洲,除了日本之外,都相继沦为这几个非亚洲的帝国主义国家和日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早已进行着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英勇斗争的亚洲被压迫人民,受到了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苏维埃政府的放弃沙皇的帝国主义政策,不仅  相似文献   
6.
美国统治集团不但是没有想放弃对亚洲的侵略政策,而且是打算更进一步地侵略.听一听美国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罗伯逊在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上作证的话吧.众议员古德尔问:'罗伯逊先生,国务院打算在你执掌的范围内求得怎样的结果?'罗伯逊答:'啊!我们打算推行美国的外交政策.'接着,罗伯逊就大讲特讲美国的'实力'政策.古德尔又问:'从根本上说来,这不是意味着美国要在远东无限期地保持美国的支配地位吗?'罗伯逊答:'是的,正是如此.'古德尔问:'这就是它的实质,是不是?'罗伯逊答:'这就是它的实质.'从罗伯逊这一段话,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美国的远东政策的实质就是'美国要在远东无限期地保持美国的支配地位'!美国统治集团扬言美国打算无限期地统治亚洲.亚洲的人民当然不同意!  相似文献   
7.
一在美国国会讲坛上号召发动战争李承晚在最近到美国,大声叫喊发动战争.我们看一看美国统治集团对李承晚的态度,就可以看出美国的对外政策. 李承晚七月二十八日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叫喊立即发动进攻中、苏的战争.他要美国把南朝鲜的武装部队扩充到四十个师,海空军也按比例增强.他主张宣布废弃朝鲜停战协定,向北朝鲜和中国进攻.他说,不要怕苏联参加战争,不仅是不怕,而且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因为苏联一参加战争,“美国空军就能够名正言顺地在苏联还没有生产出大量氢弹以前,摧毁苏联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采用物理-化学活化法,研究以东营某污水厂剩余污泥为原料的污泥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结合热重分析(TGA)、比表面测试(BET)、孔径分布(BJH)和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方法,考察不同工艺条件下污泥基活性炭孔道结构的变化,将此活性炭作为有机染料废水吸附剂进行亚甲基蓝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以3 mol/L氯化锌溶液为活化...  相似文献   
9.
柏林四国外长会议开始于一月二十五日,结束于二月十八日.在二十五天的会议上,四国外长讨论了关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措施和召开中、苏、美、英、法五国外长会议的问题,讨论了德国问题和保障欧洲安全的问题,讨论了对奥和约问题。四国外长虽然对于德国问题、欧洲安全问题及奥地利问题在充分交换了意见之后未能达成协议,但是在关于级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措施和召开五大国会议的问题上达成了这样的两个协议:(1)建议于一九五四年四月二十六日在日内瓦召开由苏联、美国、法国、英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与相应的问题直接有关的国家参加的会议,以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1)苏、美、法、英四国今后将就裁军问题或至少就大量缩减军备问题彼此交换意见,以便促进这个问题的顺利解决。柏林四国外长会议能够获得这样的富有意义的协议,意味着苏联和平政策的胜利,也意味着全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