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书是结合分析力学和系统动力学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多学科动力学系统建模方法。这种新的建模技术基于拉格朗日能量法,依次生成一系列适合数值积分的微分代数方程。本书适用的建模方法是能建模和仿真的六连杆闭链机构或晶体管功率放大器等系统。  相似文献   
2.
本书反映了机器人技术的变化,讨论了在机器人学的研究实践、实验设计和步骤、定量的描述和行为分析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通过识别技术,如ARMAX和NARMAX,对机器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进行建模等。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复杂的、相互关联的。核磁共振的技术、方法和临床应用不断增加。本书呈现的绝大多数案例已经被手术和病理学证明,或者基于临床、实验室或应用辐射学的数据。一些没有被数据证明的案例,作者用尽可能近似的诊断做了标示。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结合负刚度装置提升线性滞回阻尼器对斜拉索多模态振动控制效果的方 法 . 考虑被动负刚度装置与阻尼器在斜拉索上任意位置安装,采用斜拉索两点施控系统特征 方程,讨论了安装位置、线性滞回阻尼器参数、负刚度系数等对斜拉索多模态阻尼的影响 . 结 果表明,被动负刚度装置能有效提升线性滞回阻尼器对斜拉索的多阶模态阻尼比,其安装位 置越靠近阻尼器,阻尼提升效果越明显. 进一步,以苏通大桥某附有黏性剪切阻尼器的超长拉 索为例进行了实际设计,讨论了被动负刚度的可行性,并与结合惯容器的阻尼器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被动负刚度装置对斜拉索-阻尼器系统多模态阻尼提升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本书的主题是动力学系统中的模型提取,主要目的是通过使用模型提取技术为移动机器人汽车设计控制器。模型提取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描述动力学系统却仍能获取原始系统最重要的信息。另一个目的是对不确定初始条件下的模型提取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数字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是控制单元,它能协调其他系统模块的相互作用。一般来说控制单元结构不规则,这使得逻辑电路的设计非常复杂。在复杂的逻辑控制器的情况下,系统设计的问题实际上可归结为对控制单元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10年中,机电一体化工程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随着机电一体化对不同领域的不断整合,多功能和高复杂性的系统逐渐发展起来。机电一体化系统中,项目可以归入一个产品体系,它不再是单一产品,而是通过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的产品体系。在日益增长的时间对市场的压力情况下,项目周期变得越来越短,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本专门写给控制系统、结构动力学和光学的工程师及学生的书,它介绍了作者的研究经验和实地经验,对运动控制和机械电子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这是唯一一本全面提出规范目前的载人飞行、适航认证、特别航空器类别、试验认证、美国联邦航空的要求、操作规则、领空和管理阶层的发展模式的著作,同时也是第一本讨论了无人驾驶飞机系统与载人飞行相应级别的安全水平的著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