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积极反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将对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产生积极导向作用,对英语教学产生正效应。  相似文献   
2.
通过野外考察与GPS观测数据的综合分析, 对嘉黎断裂晚第四纪运动特征得到一些新的认识。嘉黎断裂不是整体右旋走滑断层, 其不同构造部位的运动性质和速率具有分段差异特征。以东构造结为界大致分为3段: 东构造结以西为嘉黎断裂西北段, 东构造结顶端易贡?通麦段为嘉黎断裂中段, 东构造结东南部分为嘉黎断裂的东南段。西北段为右旋挤压运动, 走滑速率3.2~5.8 mm/a; 中段弱右旋挤压运动, 走滑速率1.3~2.0 mm/a; 东南段为左旋挤压运动, 走滑速率3.7~4.0 mm/a。  相似文献   
3.
通过钻孔探测、孢粉组合特征分析,并结合已有的钻孔孢粉资料,对青岛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进行了更精细的划分.研究表明,自晚更新世以来,本区发生了多次气候冷暖干湿的变迁,其中晚更新世可以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一温暖期,它又可以分为两个亚期,第一亚期略暖于第二亚期;第二个时期比较寒冷,又可以大致分为两个个亚期;第三个时期气候温暖干燥;第四个时期气候寒冷干燥;第五个时期气候由寒冷干燥向温湿发展.全新世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气候由前期的温湿向温凉略干发展;第二个时期气候温暖湿润;第三个时期气候由前期的温暖湿润转向温凉略湿.  相似文献   
4.
平衡放大技术具有驻波特性好,增益高,易级联等特点。这里把平衡放大技术应用到Ku波段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当中,在保证低噪声和功率增益的同时,用以提高低噪放的驻波比和增益平坦度。ADS仿真结果显示,在10~12 GHz频带范围内,低噪声放大器绝对稳定,噪声系数≤0.7 dB,功率增益达到≤10 dB,通过采用平衡放大技术,输入输出驻波比≤1.12∶1,带内波动≤0.5 dB。提高了低噪声放大器的有效工作带宽。  相似文献   
5.
四川汶川Ms 8.0级地震北川-映秀地表破裂的复杂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后北川和映秀两地的地震破裂带调查, 得出几点初步认识: 北川-映秀地震破裂带总体上走向NE, 倾向NW; 北川-映秀地震破裂带以逆冲为主, 兼小量走滑运动, 并表现出不同地区的复杂性, 在北川发现与右旋走滑相关的现象, 在映秀则可见左旋走滑构造; 北川2条地表破裂带挤压逆冲缩短量总和为2.8~3.9 m, 映秀地表破裂左旋走滑位移为0.52 m.  相似文献   
6.
大量的震例表明,巨大的城市地震灾害主要是由位于城市之下的活断层突然快速错动所导致的直下型地震引起的;而城市附近地震也可诱发城区活断层的活动,加重活断层沿线建筑物的破坏和其他地面灾害。因此,通过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了解活断层的分布和危害性,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震减灾措施,可大大减轻城市的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7.
用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对陕西省关中地区2001—2008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关中地区2010—2015的生态足迹做出预测。结果表明:当地人均生态足迹呈现上升趋势,由0.650 7 ha2.人-1上升到0.926 9 ha2.人-1,人均生态赤字不断增加,由0.145 5 ha2.人-1上升到0.492 4 ha2.人-1,生态赤字持续扩大,预测2015年人均生态赤字将达到0.780 9 ha2.人-1。区域生态处于不安全状况,生态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8.
长抗拔灌注桩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保证承载力的前提下,为了合理控制成本,从长抗拔灌注桩的工作机理出发,基于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结合某工程抗拔桩的静载荷实验参数,提出了一个优化长抗拔桩几何参数的迭代算法,并且基于该算法优化了单桩几何参数。将优化结果与原设计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的抗拔桩在满足承载力要求下,减少了桩身灌注体积,达到了工程经济化目标。该优化设计方法可行,可以应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9.
1 课题简介 1.1 课题目标 研发地震预测新技术新方法,开展构造活动动力过程及前兆机理的野外观测与室内实验研究,发展具有动力学含义的地震综合预测方法。开展区域预测预警判据和指标研究,提出典型地区分级地震预警技术方案,研究结果在日常地震预报工作中获得实际和广泛的应用,为实现地震经验性预报向物理预报过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印度尼西亚9级大地震前的潜热通量异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海岸发生的9级大地震前后地球表面潜热通量的时空演化过程, 发现如下几个现象: (1) 在印尼9级大地震前, 在震中及其附近地区, 出现了显著的潜热通量异常; (2) 地震前最大的潜热通量异常出现于缅甸小板块中段俯冲带上, 这里正是地震破裂带的中部, 也是余震集中的区域; (3) 异常发展具有由弱到强、由零散到集中的过程, 异常开始出现在缅甸小板块张性东边界及其东侧海盆, 然后向压性西边界(即海沟俯冲带)和印度洋发展, 地震后潜热通量异常消失. 震源系统是一个耗散系统, 地震前应力增强使系统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加激, 提高了海面和大气之间水热交换的速率, 这可能是导致潜热通量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