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给出了m(m≥2)个点不交的C4的并的点可区别全色数。  相似文献   
2.
利用极大算子线性化和对偶的方法,当曲线和象征分别满足适当的增长条件时,在维数n=2和n≥3的情形下,分别给出与一类广义色散方程{i_tu+φ(-Δ~(1/2))u=0,(x,t)∈R~n×R,u(x,0)=f(x)的解相关的沿曲线极大算子的估计,其中φ(-Δ~(1/2))是具有象征为φ(|ξ|)的拟微分算子.  相似文献   
3.
设G是阶至少为2的简单图.在点可区别正常全染色的基础上,提出了图G的点可区别一般全染色,即VE-全染色,并且得到了轮、扇和完全二部图K1,n和K2,n的点可区别VE-全色数,据此提出了一个猜想.  相似文献   
4.
m个点不交的C_4的并的点可区别全染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m(m≥2)个点不交的C4的并的点可区别全色数。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实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利益驱动,大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失,教学难以跳出条条框框的禁锢与束缚,课堂教学失去了其应有的生命与活力.反思这一现象,我们发现,大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在教师、学生和师生共同体的要素组合中应呈现出如下特征:学生主体认知与参与的统一,教学过程规律与艺术的结合,教师主体共性与个性的协调.  相似文献   
6.
点不交的m个C3]的并的点可区别全染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μ(G)的定义确定了点不交的m个C3(m≥2)的并的点可区别全色数的下界, 并借助矩阵给出了点不交的m个C3(m≥2)的并的点可区别全染色方法, 进而确定了它的点可区别全色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