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Li2B4O7和LiBO2(质量比67∶33)为混合熔剂,以LiNO3为氧化剂,以LiBr为脱模剂,熔融制作玻璃熔片,利用日本理学PrimusⅡ型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对硅酸盐主要成分SiO2、Al2O3、TFe2O3、MgO、CaO、Na2O、K2O、MnO、TiO2、P2O5进行了同时测定,得到了较满意的分析结果.实验表明,利用日本理学PrimusⅡ型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对硅酸盐主要成分含量进行同时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硅烷工作液的水解度数据可为建槽过程中浓缩液稀释倍数以及硅烷工作液循环利用研究提供重要依据。以双-(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胺(BAS)和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VTAS)的混合体系为研究对象,异丙醇为内标物,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对BAS/VTAS体系中两种硅烷的水解产物CH_3OH和CH_3COOH的浓度进行精确定量,并通过计算得到两种硅烷的水解度数据。该方法的有效性采用红外光谱法、极化曲线和CuSO4点蚀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气相色谱法能够有效、快速地表征BAS/VTAS混合体系中两种硅烷的水解度,其结果可作为硅烷水解液性能评判的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快速预测天然气纯组分的黏度,基于多元函数微积分计算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天然气纯组分黏度的二元回归分析方法,将黏度拟合为温度和压力表示的函数μ=f(T,p)。在所研究的温度、压力范围内(230 K≤T≤450 K,p≤20 MPa),根据定温下黏度的μ-p曲线簇变化规律,以纯组分的临界温度Tc的范围为基准,将天然气各组分分为3类:Tc≤230 K,Tc≥450 K和230 K < Tc < 450 K,并针对前两类组分,分别以CH4、iC5H12为例,对其黏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黏度与温度、压力的函数关系式。将回归分析预测结果分别与数据源reference fluid properties(REFPROP)软件及实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REFPROP及实验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1%,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王宗仁散文创作突破个人生活圈 ,力求人生思考 ,表现出他对自然、生命的关注 ,把高原当作人类生命的家园。从人的生命意蕴 ,高原军人与藏民族的交融角度 ,剖析大散文的新意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软件定义飞行自组网中多控制器部署面临的负载不均衡和网络可靠性问题, 提出一种标签分割的控制器智能部署方法。该方法能够在不预设控制器数量的条件下, 根据控制器容量约束和网络结构, 输出最佳控制器数量及部署位置。基于节点自身特征和关联特征赋予节点标签, 根据标签完成控制域划分并通过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划分过程。在此基础上,考虑控制器平均时延、负载差异度和控制域时延波动的影响, 确定控制器部署位置。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在保证网络可靠性的同时有效减少控制器数量, 降低部署成本; 同时, 降低控制器平均时延和负载差异度, 保证各控制域间平均时延的相对平衡, 实现网络均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