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由于微透镜影像分割了原始全光影像, 无法应用全局优化算法, 而采用WTA (winner-take-all)算法得到的深度影像虽然连续, 但包含错误估计的深度信息; 利用全局优化计算得到的深度图可以消除错误估计的深度信息, 但是受到代价计算时深度离散化的限制而不连续。基于上述情况, 提出一种直接处理微透镜阵列全光影像的代价投影策略, 在投影图像上构建代价立方体(cost volume, CV), 同时采用MRFsP (Markov Random Fields Propagation)进行优化, 结合WTA方法的优势改善离散深度图像。实验结果表明, 与现有方法对比, 利用MRFsP优化后的深度图既能消除错误匹配点, 也能保持连续。  相似文献   
2.
针对浮放物体的防震保护需求,研发出一款基于新型抗侧移组件的曲线轨道式隔震装置。阐述它的构造特点和运行机制,并依据结构原理制作模型,通过试验与理论对比来检验模型的运行质量进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然后结合雨花阁内文物来设计样机,采用多条楼面波进行样机的振动台试验,测试其隔震效果。最后探讨建筑滤波效应对该类隔震装置设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曲线轨道式隔震装置经优化后不仅零部件功能清晰,结构简单易加工,而且具备整体性强、运行质量高以及后期可扩展等优势。试验模型的零部件能充分发挥各自功能,尤其是抗侧移组件极大提高了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结合案例所设计的样机虽具有较好的隔震性能,但限于非线性双自由度的结构特点,重复试验的响应结果存在差异,工程应用中应予以重视。当楼面波不易获取且隔震装置周期远离建筑自振周期时,依据楼面加速度放大系数,将调幅后的原始波作为隔震装置设计依据是可行的且结果偏保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