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人参是否能在贵州种植,作者选择贵州威宁县进行人参种植试验研究。本试验以吉林抚松县大马牙参种为研究材料,研究了人参种子在威宁的催芽和育苗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吉林抚松大马牙参种在威宁催芽率可达78%~80%;催芽后的种子在小营养杯育苗发芽率最高可达96%;根据对三年来人参生长习性的观察,在贵州威宁县试种人参是可行的,这也为今后在贵州引种人参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鸡油菌菌根浸染对造林过程中马尾松生物量及净碳储量的影响,采用非灭菌接种法研究了鸡油菌浸染对马尾松林分特征的影响,鸡油菌浸染对马尾松生物量的影响,鸡油菌浸染对马尾松净碳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鸡油菌菌根浸染的马尾松生长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处理组马尾松全株平均生物量为2.555kg,比对照组多0.2kg(P0.05);处理组平均每株净碳储量为1.16kg/株,比非处理组高0.1kg/株(P0.05)。说明鸡油菌人工浸染马尾松后,能在新造林地的环境里与马尾松维持良好的共生关系,同时促进马尾松生长,可为困难地造林提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以贵州省麻江县蓝莓为酿酒原料,采用发酵法生产蓝莓果酒,选取加入酵母量、发酵时间、初始pH、发酵温度等影响果酒品质的4个关键因子,分别以感官评分、酒精度等质量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蓝莓果酒发酵工艺条件。得到以下结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酵母用量为1.0 g/L,发酵时间为7 d,初始pH为7,发酵温度25℃,发酵酒精度为12.7%vol。最终酿造出品质优良,酒液透亮,且具有浓郁香味的蓝莓果酒,为优质蓝莓果酒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求一种最佳的无籽刺梨扦插繁殖技术,本研究拟通过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一种鸡油菌液体菌种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210095414.8)和一种紫色马勃液体菌种的制作方法(专利号:201410082596.4)所生产的2种外生菌根菌菌种,应用到无籽刺梨扦插繁殖中。结果表明:处理水平2(鸡油菌液体菌种50 g和紫色马勃液体菌种50 g)扦插成活率较高(90%),处理水平3(鸡油菌液体菌种100 g)(82%)次之,处理水平4(紫色马勃液体菌种100 g)为80%,处理水平1(不使用外生菌根菌菌种)成活率最小,为73%;处理水平1株高590 mm,处理水平2株高为860 mm,处理水平3株高为780 mm,处理水平4株高为750 mm;处理水平2生物量总计为868 g,处理水平4次之(661 g),处理水平3为634 g,处理水平1为479 g。说明经外生菌根菌处理的插穗,其扦插成活率、株高生长、生物量明显优于未处理,在处理的插穗中,处理水平2(鸡油菌液体菌种50 g,紫色马勃液体菌种50 g)强于其它二个处理,二种外生菌根菌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无籽刺梨的扦插后的生长与发育。  相似文献   
5.
贺红早  陈朝军  贺瑞坤  段旭 《贵州科学》2007,25(3):23-27,43
采用野外调查和野外观察方法对贵阳二环林带主要造林树种:猴樟、杜英、银杏、香樟、紫薇、刺槐、川黄柏、大叶女贞、栾树、杜仲和南酸枣的形态学特性和生长状况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它们对项目区的气候、水分、土壤因子等均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蓝莓出酒率,以出酒率为指标,用进口果胶酶和国产果胶酶对蓝莓进行酶解处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索其酶解处理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2种酶都能大幅提高蓝莓的出酒率,进口果胶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为30℃、加酶量为0.04‰、酶解时间24 h。国产果胶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为25℃、加酶量为0.04‰、酶解时间12 h。但进口果胶酶比国产果胶酶其出汁率均增加10%以上,因此,进口果胶酶更适合应用于提高蓝莓出酒率。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以贵州省贵定县云雾贡茶茶树新梢腋芽、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其组培快繁技术.实验表明,外植体在培养基MS+ TDZ1.4 ml/L+ NAA0.02 ml/L中可诱导出愈伤组织并能分化出芽,但在继代培养中以培养基MS+ TDZ1.4 ml/L+NAA0.03 ml/L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外生菌根菌浸染对核桃根系的影响,找出最佳浸染技术方案,采用浸染温度、湿度等方面的调控对比实验研究了美味牛肝菌、紫色马勃、鸡油菌等外生菌根菌对核桃浸染的根际菌根形成及菌根感染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美味牛肝菌接种组苗木的菌根感染强度(M%)为47.34%,紫色马勃接种组苗木的菌根感染强度(M%)为48.54%,鸡油菌接种组苗木的菌根感染强度(M%)为48.73%;当温度为24℃,相对湿度为70%时,菌根感染强度最大为48.6%。  相似文献   
9.
青钱柳种源筛选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苗期生长性状、光合指标特征和叶片内含物指标三个方面综述了青钱柳种源试验的研究成果,现有研究结果显示,青钱柳确已分化并产生了种内有差别的地理生态种源,且不同种源的家系间变异也较大。为了更好地开展青钱柳的保育和开发利用工作,必须要做好种源筛选这一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0.
草害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有效抑制党参大田杂草生长,通过样地调查方法,对比研究覆膜打孔移栽种植方法和传统种植方法党参大田杂草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覆膜打孔移栽种植方法进行党参种植能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覆膜区内仅有牛膝菊3株、香薷1株、土木香1株、魔芋2株,其余均生长于两侧耕作道区域;杂草总株数为181株/m~2,总重量为1 252.7 g/m~2,总生物量为164.56 g/m~2。传统种植方法中,党参垄内杂草占37%,其中藜的生活力明显强于耕作沟内植株;样方内杂草总株数为284株/m~2,总重量为4 415 g/m~2,总生物量为554.3 g/m~2。因此,采用覆膜打孔移栽种植方法进行党参种植,不仅能降低党参种植人工成本,而且可有效抑制杂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