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9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鱼类染色体组型的研究是鱼类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工作。它对鱼类的分类、进化、遗传、变异以及杂交育种等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鱼类的染色体一般是数目较多而且个体极小,颇难进行核型分析。据1980年统计,被研究过染色体组型的鱼类约有1100多种,占地球上鱼类总数的5%。至今我国也有138多种鱼类被研究过,但主要偏重于鲤形总目中的一些淡水鱼类。海水性鱼类被研究得很少。为此,笔者进行了梭鱼染色体组型的研究,以增加这方面的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海水培养大螺旋藻的基本条件。在基本海水培养基无NaHCO_3、温度28℃、光照强度不超过4000lux的自然昼夜交替情况下,K'=0.399、Td=0.754。海水培养大螺旋藻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比重力1.0150—1.0290、pH为8.50~10.00光照强度为3000—5000lux,适宜的氮源为尿素和硝酸盐。在培养基中添加NaHCO_3量能提高螺旋藻产量。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比试验结果,阐明了大石花菜切段再生以及切段再生附着形成匍匐体与环境条件、切段生理状态的关系,论述了大石花菜切段再生的机理。对切段育苗的附着基和切段撒播的密度进行了筛选,进而提出了大石花菜切段育苗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型海藻的组织培养受到国内外很多学者的重视,连续报导了不同种海藻的切段再生以及成功诱导产生了完整的具有亲本植株正常形态的藻体。本文作者自85年以来对石花菜 G.pacificum 的离体组织培养进行研究,已对其切段再生的机制、再生的条件以及再生芽早期生长与环境、切段生理状态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观察。在此基础上,为了把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并针对石花菜养殖中所存在的问题,作者继对石花菜 G.pacificum 切段再生育苗进行了探索。本文主要就再生切段附着的可能性、附着后直立幼苗的产生以及附着机制等研究结果进行报导。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四种(鱼叚)虎鱼的染色体组型。大弹涂鱼 B.pectinirostris 的核型为2st∶44t。中华乌塘鳢 B.sinensis的核型为4sm∶2st∶42t。纹缟(鱼叚)虎鱼 G.fasciatopunctatus的核型为10m∶28sm∶2st∶4t。项斑(鱼叚)虎鱼 T.trigonoce-phalus 核型为16sm∶6st∶24t。并且将它们与本属其它鱼的核型进行比较,对(鱼叚)虎鱼的核型变化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大石花菜Gelidium pacificum Okam。切段再生育苗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不同附着基对石花菜Gelidlum。切段的再生、再生芽和匍匐体的生长、海上直立苗的产生与生长的影响,进而筛选适宜的育苗附着基。结果表明,各种附着基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经过预处理的竹片、维尼纶绳和布、混凝土块和贝壳可以作为切段苗种培育的附着基。  相似文献   
7.
浙江海区条斑紫菜养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1998年在浙江海区进行了要斑紫菜引种和栽培试验,在不同海区、分期分批进行多种茁源的养成试验,结果认为浙江海区全苗网养成的适宜时期在12月至翌年4月。浙南海区(平阳、苍南、洞头)成菜栽培的成功较低。浙中以北海区适于条斑紫菜的养成,可与当地坛紫菜轮栽。应用冷藏网能清除杂藻、避开不良环境,提高质量、产量。单孢子菌网对条斑紫菜的栽培有重要作用。条斑紫菜与坛紫菜可以轮栽,既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海藻育苗组织培养研究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令人嘱目。  相似文献   
9.
在大石花菜切段悬浮培养的研究基础上,为进一步改善石花菜切段育苗技术,本文研究了温度和辐照度对切段苗种培育的影响,包括切段的再生、再生芽生长、匍匐体的形成与生长。培育初期可选择较低辐照度,适宜的条件是辐照度40μEm ̄(-2)s ̄(-1)和20.0℃的温度。  相似文献   
10.
基因转移的研究为鱼类遗传育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目前已有十多个国家对十几种鱼类进行了这一研究。本文介绍了基因转移的方法和转基因鱼的研究进展。目前,显微注射和电穿孔仍是有效的转移外源基因的方法。外源基因的构建则向“全鱼基因”方向发展,使用鱼类自身的启动子和结构基因。生长激素基因和抗冻蛋自基因的转移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本文还提出了转基因鱼研究中必须加以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