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推导出电偶极跃迁的普用选择定则,以单电子(或单价)原子和多电子原子能级间跃迁为例,阐明了这些规律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原子基态是原子的所有状态中最富有特征的一个态,不仅在涉及到原子结构的理论中都要碰到它,而且在光谱学、物质结构等学科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因为知道原子基态后,由它出发,结合幅射跃迁的选择定则,就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原子各激发态的谱项。所以原子基态的确定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从推断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的泡里(Pauli)原理、能量最  相似文献   
3.
原子基态是原子的所有状态中最富有特征的一个态,不仅在涉及到原子结构的理论中都要碰到它,而且在光谱学、物质结构等学科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因为知道原子基态后,由它出发,结合幅射跃迁的选择定则,就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原子各激发态的谱项。所以原子基态的确定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从推断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的泡里(Pauli)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洪德(Hund)定则出发,接着说明确定原子的光谱项的法则;之后,介绍一种较简便的确定原子基态的方法——“杨氏图”(young diagram),导出原子基态的谱项表  相似文献   
4.
同科电子形成谱项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的有关书籍中,介绍了几种确定同科电子形成谱项的方法.例如,按各个同科电子的 m_l_i 和 m_s_i 可能有的数值列出各个同科电子可能的状态配合表(以下简称列表法)来确定 L 和 S,或采用电子排布法来确定 L 和 S 等.尽管这些方法提供了确定L和 S 的普遍性原则,然而仅限于两个同科电子时才是简单的,否则情况就变得相当复杂了.为此,本文介绍一种确定同科电子形成谱项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5.
g因子的计算     
在原子物理学中,原子中的电子由于轨道运动,具有轨道磁矩,其数值是μ_l=g(l)e/(2m)P_l,(1)计算表明(1)式的g(l)=1.电子还具有自旋磁矩,其数值是μ_s=g(s)e/(2m)P_s.(2)泰勒(Toylor)用斯特恩——盖拉赫实验测量铜、金、钠和钾等原子的结果,推出g(s)=2(由于电子带负电荷,μ_1和μ_s的方向与P_l、P_s相反)。对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子的原子,同样可将磁矩的表达式写为  相似文献   
6.
人们根据光谱实验总结了复杂光谱的规律性之一——多重性的交替定律。例如,由光谱实验人们发现,硼、铝以及其它土族元素的原子光谱具有双重项和四重项;所有碳族元素的原子光谱具有单一项和三重项,有时还出现五重项;氮族元素具有双重项和四重项以及六重项;氧族元素具有单一项、三重项以及五重项;卤族元素具有双重项和四重项;而惰性气体具有单一项和三重项。由光谱实验还得到如表1列出的周期表中一部分顺序元素的多重结构。应该指出,表中除加括弧的还没有观察到,其余都已证实。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原子从一个能极跃迁到另一个能极时,伴随有光的发射或吸收。但是实验指出,不是凡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