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从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内涵出发,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存在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和谐发展才是提高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许悦  朱琦 《应用科学学报》2014,32(5):493-498
提出了一种宏用户与家庭小区联合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基于启发式动态分簇算法对宏用户和家庭基站进行联合信道分配,在对家庭基站进行分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家庭基站系统与宏蜂窝系统之间的跨层干扰. 在保证宏用户和家庭用户QoS 的约束条件下,构建了以最小化家庭基站发射功率为目标的最优化问题,并推导了优化的家庭基站发射功率的闭合式,最后用次梯度法解优化问题. 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降低了家庭基站系统干扰,减小了家庭用户中断概率,并提高了家庭基站能量效率.  相似文献   
3.
为抑制现代高速电路中的同步开关噪声,给出了一种新型电磁带隙结构,可超宽带抑制同步开关噪声.利用软件对新型电磁带隙结构的阻带特性及信号完整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相同参数的Z型桥电磁带隙结构相比,当抑制深度为- 30 dB时,新型电磁带隙结构的同步开关噪声抑制带宽为130 MHz~10.45 GHz,相对带宽增加了5...  相似文献   
4.
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导电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四极法对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MWNT/CC材料)的直流Ⅰ-V特性和交流阻抗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采用SEM方法对碳纳米管在MWNT/CC材料的分布情况与连接情况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碳纳米管(MWNT)的掺入可以明显降低MWNT/CC材料的电阻率;不同MWNT掺量的MWNT/CC材料的电阻率在直流电压与交流电压下有相同的变化规律,且当MWNT掺量较高时,MWNT/CC材料内部出现了电容;当MWNT掺量较低时,MWNT/CC材料体现为非接触导电;当MWNT掺量提高到0.3%(占水泥质量的百分比)时,接触导电和非接触导电在MWNT/CC材料内部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5.
梅岭  许悦 《科技智囊》2012,(11):I0038-I0041
人人都爱哆啦A梦,但它的商业价值却并不高——这未免有点让人“心碎”。在香港海港城举办的这次“哆啦A梦百岁展”是这个动漫人物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展览,它使得人们对于这个已经出现43年的形象的记忆又重新新鲜起来。  相似文献   
6.
有些人在白天会打盹,有些人却无论如何也睡不着.近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GH)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对于会在白天小睡的人来说,其小睡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基因调控.该研究发表于《自然—通讯》. 这项新研究是类似研究中规模最大的.MGH冈队联合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和其他几个研究机构,确定了几十个控制白天小睡倾向的基因区域.他们还发现了打盹习惯与心脏代谢健康有关的初步证据.  相似文献   
7.
加强高校校长办公室协调工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国高校都在贯彻中央精神进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这不仅为高校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也是高校校长办公室改革发展的重要契机。因此,思考如何通过综合协调工作有效推进改革,深化管理,提高效率,成为摆在办公室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卍字文是中国历史上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纹样,在数千年前,世界各国都发现以卍字纹装饰的物品。卍字纹自武则天长寿二年被定义成汉字以后,在纺织品以及其他器物上均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运用,文章对卍字纹在纺织品上的装饰形式进行研究,得出此种特殊纹样在中国古代的使用状况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2016年,针对海南岛沿岸9个石斑鱼养殖场的石斑鱼皮肤溃疡病的调查发现,该疾病的发病面积广、死亡率高,对养殖产业的危害严重.从9个采样点3种患病石斑鱼样品的组织中分离得到了9株优势菌株,人工回感试验表明,其感染特征与自然病症一致,证明这9株菌均为皮肤溃疡病的致病原,在经过生理生化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后,这9株菌均被鉴定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人工回感试验证实,菌株SY-1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毒力最强,其14天每克鱼体重的半致死剂量(LD50值)为7.18×10~4cfu;药敏实验的分析表明,这9株病原菌对34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谱基本一致,但对氟苯尼考、强力霉素、四环素等药物高度敏感;病理学的研究表明,患病鱼的鳃丝、皮肤、肌肉、肝脏、脾脏、肾脏、肠道和脑等组织器官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因此认为该病为全身性感染.本研究表明,目前海南地区养殖石斑鱼皮肤溃疡病的致病原有较高的病原同一性,主要为哈维氏弧菌;而较早报道的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等致病菌的优势度大大降低了,其致病力有所下降,并且与海南地区养殖石斑鱼皮肤溃疡病的相关度不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