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章讨论了乘积近复流形的近复结构,及乘积辛流形的若干性质.  相似文献   
2.
复Poisson李群     
文章将复李群上的典型复结构扩展到任意的k重向量场上,又结合复李群和Poisson李群的特点,定义了复Possion李群的概念,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给出了左不变积分流形的定义,并简要讨论了左不变积分流形的相关性质。  相似文献   
4.
催化水蒸气重整由生物质快速裂解得到的生物油制取氢气,催化剂C12A7-O^-/15%Mg显示了很高的活性,并在我们所研究的几种催化剂中具有最高的氢产率.在最佳重整条件(T=750℃,S/C=6.0,GHSV=26000h^-1)下,得到70%的氢产率和约93%的最大碳转化率.结果显示,氢产率和碳转化率对温度和S/C(水蒸气和碳的摩尔比)具有选择性.目前结果表明,由水蒸气重整生物油制取的生物油舍成气,用费托合成法直接合成洁净液体生物油燃料将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选择.研究了由生物油合成气制备的费托合成液体燃料的特征,在典型的反应条件(T=300℃,P=1.5MPa,W/F=12.5gcat·h/mol)下,总碳转化率(包括CO和CO2)约36%,C5+的选择性约44%.  相似文献   
5.
采用KOH和不同浓度的两性物质CAPS为混合流动相,在ASl7阴离子交换柱上,抑制电导检测,分离草酸、苯甲酸、水杨酸、柠檬酸、邻苯二甲酸等多种常规的有机酸,以考察两性物质对各有机酸保留时间的影响。从所做实验发现低浓度的两性物质的加入可以缩短各有机酸的保留时间,但是当流动相中的两性物质浓度变大时,有机酸的保留时间反而增加。因此就两性物质对有机酸的保留影响来看,只有当两性离子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才能缩短保留时间,提高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6.
文章讨论了流形M上的向量场X在其余切丛T^*M上的拓展的几个性质,并讨论了李群上李代数的拓展.  相似文献   
7.
由于李群H上的G-仿射群是一个李群,所以它具有李群的性质。文章根据辛李群的概念,定义了辛仿射群,并讨论了他的相关性质,文章最后分别证明了微分同胚保持Poisson群胚及辛群胚的Poisson结构和辛结构。  相似文献   
8.
两性离子为流动相离子色谱法测定常见有机酸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KOH和不同浓度的两性物质CAPS为混合流动相,在AS17阴离子交换柱上,抑制电导检测,分离草酸、苯甲酸、水杨酸、柠檬酸、邻苯二甲酸等多种常规的有机酸,以考察两性物质对各有机酸保留时间的影响.从所做实验发现低浓度的两性物质的加入可以缩短各有机酸的保留时间,但是当流动相中的两性物质浓度变大时,有机酸的保留时间反而增加.因此就两性物质对有机酸的保留影响来看,只有当两性离子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才能缩短保留时间,提高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9.
白红艳  袁丽霞 《科技资讯》2012,(27):240-240
化学工程与工艺(简称化工)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造就一批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应掌握较扎实的化学化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主要应从三方面对学生加强训练,分别为基础实验训练、工程设计训练、科学研究训练。基础实验训练的目的不仅传授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优良的素质,所以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该文针对组织形态实验教学改革中的难题,阐述了虚拟仿真系统和数字网络显微互动系统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明确了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系统实现图像等学习资料共享的必要性。实践证明,利用虚拟仿真系统和数字网络显微互动系统实现全程监控、师生互动和图像共享的新教学模式,有利于组织形态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实验教学过程与实验室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变革,逐步探索出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