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介绍了甘肃地区已有的区域速度模型,并对本区域近震震相特征和典型地震图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是震中距1000km范围内各类震相特征以及到时数据。并利用数字化台网记录以来新的地震资料重新计算研究了一维速度模型,具体使用直线线性拟合方法对甘肃地区2009年1月1日到2014年6月30日M≥3.0级以上的81个地震的Pg波和Pn进行统计计算,并从81个地震事件中寻找Pb震相,最终找到41个震相清楚的Pb震相用来拟合波速,最终计算结果为Vpg=6.09km/s,Vpb=6.38km/s,Vpn=8.16 km/s。本文研究成果为甘肃测震台网定位模型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非天然地震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台网工作人员迫切需要对责任区内非天然地震多发区域、波形特征、频谱特征等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图谱以作为工作参照。本研究选取并重新校正了2010年1月—2020年10月记录的甘肃省行政区划内ML≥2.0的非天然地震事件共387例,发现甘肃省内存在白银区、金川区、红古区、华亭市、肃南县、永登县6个非天然地震多发区域。经过对各地非天然地震的波形特征、记录特征和傅立叶频谱特征进行分析,不同发震地点的非天然地震因为其震动类型、震源深度和地层结构的不同,波形和傅立叶频谱存在明显差异,震源深度、地层介质和震动类别决定了非天然地震的波形特征和频谱特性。  相似文献   
3.
甘肃地震信息微信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地震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拓展地震信息发布手段和发布渠道,使社会公众能够便捷地获取准确丰富的地震信息,进而达到地震知识普及、以及地震预警的作用,本文选取社会中广泛使用的微信平台作为媒介,创建地震信息服务平台,并对整个平台的系统框架,用户功能做了详细介绍。地震信息主要以甘肃省测震台网44个区域地震台站实时数据资料作为数据来源,通过测震台网的自动速报EQIM系统分析计算得出地震三要素,平台主要针对甘肃省及邻近区域内进行地震信息实时发布。实用结果证明,运用上述系统可以迅速、高效地实现对实时地震信息的获取、查询统计、并实现预警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选取甘肃、青海、宁夏区域测震台网24个宽频带数字台站的地震波形采用全波形反演CAP震源机制解方法计算2017年6月3日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MS5.0级地震,得到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为带有逆冲性质的走滑断层,反演结果显示:最佳双力偶解为节面Ⅰ走向0°,倾角68°,滑动角-180°;节面Ⅱ,走向90°,倾角90°,滑动角22°,地震矩震级为MW5.0,最优深度解为10.3km,根据震源机制结果以及阿拉善左旗区域构造背景,推测此次地震发震构造为邻近河西堡-四道山断裂的一条全新世隐伏断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