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二心集》是鲁迅自己比较满意的一本杂文集,收一九三○、一九三一年间所写杂文三十七篇,一九三二年十月由上海合众书店出版。它问世距今已五十四年,作品中所闪射的共产主义思想光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力量,却仍然使我们感到那么新鲜,那么启迪人的智慧。马克思曾经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二心集》中那深湛的思想,科学的预见,酣畅而坚韧的战斗精神,经过半个多世纪革命发展的检验,更加显示出它的历史价值。作品的全部内容表明,经过一九二七年大屠杀的考验,经过一九二八、一九二九年的艰苦探索,鲁迅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自觉的无产阶级战士。联想到海外个别学者竭力把鲁迅打扮成与马克思主义异趣的“虚无主义者”,“并不关心政治和革命”的“同路人”;这些论调如果不是有意的歪曲,也只能说明他们是多么无知。对此,《二心集》是最生动、有力的纠正和批判。  相似文献   
2.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许杰散文选集》,这一本搜集了老作家许杰半个多世纪中所写的散文的选集得以问世,应该说是三中全会春风吹开的花朵。据《自序》说,选集是以抗战后期所编的《困厄集》的旧稿为基础而编成。那时,作者政治上正受到迫害,生活上又处于贫病交加的“困厄”之中。他挣扎着编这本散文集,除了把它当作当时东南文艺运动的一声呐喊,还渴望它能解救经济上的燃眉之急。但时乘运蹇,这本集子始终得不到出版。而在十年内乱期  相似文献   
3.
《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文情并茂、感人至深的抒情杂文。就其出自肺腑的至情来说,与文学史上的名篇,如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等可以媲美;而它表现的思想高度及深刻的社会意义,则是上述的名篇所不能企及的。文章见地深刻卓越,感情真挚浓烈,语言凝炼含蓄,笔锋跌宕曲折,言有尽而意无穷,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由于这篇文章一向选作中学语文教材,二三十年来分析它的资料颇多。但对其中某些语句的理解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而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从“五四”前夕开始,鲁迅就和李大钊等同志一起,向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根深蒂固的封建文化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上写下了灿烂的一页。列宁曾说;俄国革命“最迫切的任务”“集中在反专制制度的斗争上。”鲁迅对封建文化的批判,其核心也正是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半个多世纪过  相似文献   
5.
老作家许杰早年就致力于鲁迅研究工作。从三十年代直到如今,孜孜不倦地在鲁迅研究园地勤奋耕耘,写下了弥足珍贵的数十万字的研究专著和纪念文章。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在鲁迅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我国从事鲁迅研究工作的先驱。  相似文献   
6.
古往今来的文化巨人都重视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的介绍和吸收,鲁迅就是这样的文化巨人。他一向重视吸收和引进为本国所需要的域外优秀精神产品。他在这方面的许多独具识见的论述,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智慧和真理的光辉。在向现代化迈进的历史进程中,我我们重新学习这些论述,倍感亲切,将会从中得到巨大的启发和教益。  相似文献   
7.
许杰生平年表(下)蒋荷贞1935年乙亥民国24年35岁从年初开始陆续在《太白》半月刊上发表《女孩子的教训》、《小品文的社会风格》、《种西瓜玩儿》等散文。2月.在胡愈之、叶绍钧等提倡的《推行手头字缘起》上签名.为发起人之一。推行手头字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  相似文献   
8.
许杰是尚健在的为数寥寥的几名文学研究会作家之一。三中全会以来,海内外陆续有人研究这位老作家,但对他的笔名至今没有人做过调查,他的许多笔名不为人所知;而过去曾经流传的个别笔名,又存在讹误。因此,对许杰的笔名做一点考查就显得有必要了。 许杰原名许世杰。世为辈份,按我国老传统,家族中男丁均有字辈,许杰父亲为“万”字辈,名许万有,许杰为“世”字辈,其子为“昌”字辈,三代的辈份连起来为“万世昌”。许杰幼时算命,谓命中缺木缺火,其父逐从《文成字汇》中寻出一个有火有水的  相似文献   
9.
许杰生平年表(上)蒋荷贞1901年辛丑光绪27年1岁9月16日(夏历8月初4)生于浙江省天台县西门外清溪镇一个城市贫民的家里。初名许世杰,“世”字辈,因迷信认为命中缺水缺火,取有木有火的“杰”字为名。上小学后改名许杰。父许万有,原为估衣铺店员,后为贩...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新文学就逐渐传播到南洋。许杰便是在南洋传播新文学卓有成效的作家之一。他既是多产的作家,勤奋的文艺评论家,也是一位新文学热情的传播者、耕耘者。他走到哪里便把文学的种子带到哪里,在新的处女地上开垦播种。虽没有栽培出名贵出众的花卉,但曾在荒原、莠草丛中培植文苑,使蓓蕾吐芳、繁衍。他在吉隆坡的文学活动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例。然而这一段文学活动几乎已被人们遗忘,几十年来没人提起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