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文采用骨髓细胞直接制备染色体标本法和BSG显带技术。观察三港雨蛙(H.sanchiangensis Pope)的染色体数目2n=24,NF=46,由7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4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1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在第9对染色体的长臂上有一对随体。未发现异型性染色体。C带除显示于所有的着丝点区外,在第2、5、8、10对染色体的长臂上还显示插入型C带,在第6、12对的短臂末端区显示末端C带。  相似文献   
2.
蒋学龙 《大自然》2011,(6):24-27
很多人喜欢吃核桃,因为其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亚油酸、亚麻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之一。核桃是重要的经济树种,广布于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24个省(市、区)有栽种,其中,云南、陕西、山西、四川I和河北等省为主要的核桃生产大省。目前,我国的核桃栽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其...  相似文献   
3.
黑长臂猿是目前所有长臂猿中研究最少的一个种,但却是一个相当特殊的种。黑长臂猿是分布海拔最高的长臂猿,其领域面积明显大于其它长臂猿,鸣叫由雄性开始和结束,并且存在独特的一夫二妻群体。为了弄清楚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以及其行为对高海拔的适应及在系统演化上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的科学家就开始研究黑长臂猿。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的资助下,从2003年3月开始,我们对在云南无量山大寨子生活的3群黑长臂猿的鸣叫行为进行了一年的研究,并且仔细观察了其中两个群体。后来,我们又确定了一个重点研究群体。通过两年的野外考察,2005年3月,这群黑长臂猿成为第一群习惯化的黑长臂猿群体,并且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一群习惯化的长期稳定存在的一夫二妻群体。这为我们进行系统的行为生态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习惯化”是行为学上的术语,表示研究对象已经习惯了研究人员的存在和观察。习惯化在行为学研究中非常关键,也非常困难。森林里的树高一般在20米左右,即使站在它们活动的树下,与它们的距离也有十多米。现在,我基本上可以在树下自由活动,它们不会有明显的紧张情绪,我还可以在大约3米的地方观察它们。过去,在野生长臂猿的研究中,这个距离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我们正在对其行为生态学进行研究,并且已经得到了国家“973”重点项目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有长臂猿3属5种,包括黑长臂猿、白颊长臂猿、海南长臂猿、白掌长臂猿和白眉长臂猿。黑长臂猿主要分布于云南,栖息于云南中部、西部及  相似文献   
5.
何锴  蒋学龙 《科学通报》2014,(12):1055-1068
"天空之岛"指大陆山区受到地理隔离的高海拔生境,由于气候、生境等在不同海拔上的异质性,"天空之岛"中的高山生物会由隔离引发形态和遗传结构等的改变.中国西南山地是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本文将中国西南山地和邻近山区划归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天空之岛",并围绕这一概念,对该区域的系统地理学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中国西南山地"天空之岛"中物种的系统地理结构和进化模式受到复杂的地形地貌、气候和生境等因素的影响,更新世气候回旋、青藏高原隆升等地质事件对生物多样性和地理格局作用显著;另一方面,由于物种对地质事件的响应机制不同,它们可能具有相似或完全不同的地理格局.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提出建议:结合比较系统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检验地理、气候和生物因素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地理格局、促进物种分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产生.期望本文能为揭示生物多样性的发生机制提供研究思路,以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性问题,即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经费有限的环境下,如何最大化地保护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