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从“成功教育”试验的基本思想、现实意义、局限性三个方面探讨和分析了“成功教育”这一项教育试验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一个世纪以来,伦理学的研究范围逐渐从“人一社会”关系延伸至“人一自然”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环境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本文介绍并分析了几种主要的“人一自然”观,结合环境教育的历史发展,明确指出“人一自然”观是环境教育的伦理学基础,培养环境意识的核心是树立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观念;生态伦理学应该在人与自然谁为生态伦理之中心的问题上加强研究,以便为环境教育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让·保罗·皮亚杰(Tean Paul Piaget,瑞士,1896—1980)是当代著名的发生认识论者。为了解决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这一重大的哲学问题,他深入地研究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尽管皮亚杰本人很少专门论述教育问题,但是他发现的关于儿童思维发展和道德发展的规律,无论对于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还是教育实践,都起到一种启发作用。其建立在系统实验研究基础之上的道德发展观和道德教育观,更是为当代影响最重大的认知——发展学派的德育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皮亚杰一生著作丰富,但涉及儿童道德发展的则主要是《儿童的道德判断》(1930年)一书。本文试图在学习该书的基础上,结合皮亚杰其它的有关论著及其他人的研究文献,谈一谈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乌干达传统环境教育的特点,及当代环境教育的基本状况,并对乌干达现今的环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具体分析。以期为欠发达国家及地区发展环境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新形势下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于 2 0 0 1年 10月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修订 )》。结合这一新的《课程标准》和浙江版教材 ,分析指出初中《思想政治》教材的改革应以现代德育论为基础 ,体现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的现代德育本质、追求“生活化”的现代德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突出德育课程的“实践”特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