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拉果错盐湖卤水15℃等温蒸发析盐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藏拉果错盐湖卤水为研究对象,研究该湖水在15℃蒸发过程中离子的富集规律及析盐规律,为拉果错盐湖资源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在蒸发率为52%时硫酸钠开始析出且在整个蒸发过程中都大量析出;钾在蒸发率为87%时开始析出;锂在蒸发率为82%时达到最高质量浓度2.30g/L,Li2CO3在卤水中已达到该温度下的溶解平衡,会以Li2CO3形式析出;硼在蒸发率为67%时开始大量析出,母液中硼的最高质量浓度为15.92g/L.  相似文献   
2.
以西藏查波措盐湖湖水作为研究对象,依据15℃下Na+、K+、Mg^2+//C1-、SO2-4—H20五元相图,研究了高温蒸发后再冷却至15℃过程中湖水的析盐规律,同时获得了湖水组成、体积及蒸发量等的变化规律,为盐田规划设计、指导现场生产操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天津近岸海水溶解氧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6年12月至2007年10月对天津近岸(38°37'03.8"N~39°12'13.9"N,117°33'14.8"E~118°02'50.1"E)海水的现场调查,初步分析该海域溶解氧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调查海域溶解氧含量在3.93~11.34 mg/L之间,平均值为(8.00±1.99)mg/L,表层高于底层,且存在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变化规律;浅水区水体溶解氧含量变化幅度大,而深水区相对稳定,近岸浅水区水环境的影响因素复杂且具有多变性;该海区溶解氧含量主要受温度的影响,且和温度、pH均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5.
以西藏龙木错湖水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5℃低温蒸发析盐实验,研究了该湖水在蒸发过程中元素的富集行为和盐类析出规律,并依据Na+、K+、Mg2+//Cl-、SO24--H2O五元水盐体系相图进行了分析,为以后合理开发利用该盐湖提供了基础实验数据.同时,蒸发所得富锂溶液,可进行提锂工艺.  相似文献   
6.
拉果错湖水5℃蒸发析盐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藏拉果错湖水,研究5℃恒温蒸发过程析盐规律,获得蒸发过程液相中各元素的富集行为和盐类析出规律,并参考Na+、K+//Cl-、24SO-–H2O四元水盐体系相图对结果进行分析,为以后该盐湖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实验数据.同时蒸发剩余卤水中Li+的质量浓度由初始0.281,g/L增加为4.938,g/L,形成了很好的提锂原料.  相似文献   
7.
渤海湾银鲳年龄与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渤海湾采集179尾银鲳,以鳞片为依据进行年龄与生长的研究.结果表明:疏密切割为年轮形成的标志,年轮形成时间在3~6月,叉长与鳞径具有密切的线性相关,叉长与体重具有密切的幂函数关系,银鲳叉长与体重的生长曲线为光滑曲线,没有拐点形成.  相似文献   
8.
浓盐水制备高纯氢氧化镁过程中钙杂质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碳酸钠法,对海水淡化后产生的浓盐水制备高纯氢氧化镁过程中的钙杂质去除进行实验研究,并确定去除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4种影响因素对Ca2+去除率影响顺序为:反应时间〉原料卤水的浓度〉反应温度〉Na2CO3与Ca2+的物质的量之比;对Mg2+去除率的影响顺序为:原料卤水的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Na2CO3与Ca2+的物质的量之比.Ca2+去除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相对密度为1.066 5的浓盐水,加入的Na2CO3与Ca2+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Ca2+去除率为80%左右,Mg2+去除率为20%左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