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固体润滑剂对半金属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金属磨擦材料与金属对偶的磨擦起源于接触区附近的表面形变和粘着。各种固体润滑剂材料可在磨擦表面上生成牢固的、分子定向的转移膜,使磨擦表面的磨擦变为固体润滑剂之间的磨擦,从而降低其磨擦与磨损。研究表明,不同的固体润滑剂润滑效率不同,改性效果对温度的依赖主要与固体润滑剂本身的温度特性有关;当少量填充固体润滑剂时,对磨耗即有明显改善,而磨擦系数下降不大,但用量过多会使磨擦材料的磨擦系数下降过低,同时磨耗性能的改善也会下降;几种固体润滑剂复合使用会提高固体润滑剂改性效率。  相似文献   
2.
多孔阳极氧化铝形成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纯铝在3种不同电解液中的阳极氧化过程,通过分析阳极氧化曲线上不同阶段氧化膜的SEM照片,探讨了铝阳极氧化阻挡层的形成、阻挡层向多孔膜的转化、多孔膜的生长的过程。结果表明:多孔氧化膜不但产生于酸性溶解的电解液中,而且在非溶解性的电解液中也可以产生。提出了在阻挡层的生长过程中,氧气的析出是造成多孔产生的新观点,并从不同电解液角度进行了论证。不同的电解液体系中,氧气的析出电压不同,多孔氧化膜的孔径与电解液的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3.
以水为溶剂,分别选用对甲苯磺酸、对甲苯磺酸钠、高氯酸锂、硫酸氢钾、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支持电解质,用电化学法合成聚吡咯(PPy)膜。采用循环伏安法(CV)、交流阻抗谱(EIS)研究了PPy膜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掺杂阴离子种类及聚合时间对EIS曲线有很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PPy膜表面形貌进行表征,观察到聚合时间和电流密度对其表面形貌影响极大。聚合时间长、电流密度小生成的PPy膜表面较为平整、致密;反之,表面较为粗糙、疏松多孔。最佳聚合时间为20min、电流密度为100μA/cm^2。  相似文献   
4.
有机硅高聚物作为纤维前驱体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合成聚碳硅烷已制得SiC纤维,而且聚碳硅烷的合成方法在不断地得到改进,使合成反应条件更易控制。在聚碳硅烷中引入金属合成含金属的有机硅高聚物,从而制成改良型SiC纤维。近年来,这一研究十分活跃。该文将阐述这一领域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5.
短切玻纤地强聚丙烯保持了丙烯的优点,性能已达工程塑料的水平。化学性质极为稳定,因住地进行二次加工-涂装。针对上述问题,该文采用化学氧化法对短切玻纤增强PP进行处理,邓用H2SO4-CrO3酸液,以不同的含量在不同的温度、时间条件下进行实验,寻找出处理的最佳配方。用表接解角θ及测定的粘结力表征处理效果,并采用先进的测试手段-电镜、二次离子质谱、电子能谱ESCA进行表面分析。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化学聚合的方法将聚吡咯聚合于神经元传感器的电极上,SEM表明该涂层的表面形貌为具有较高粗糙度的菜花状。聚吡咯导电涂层平均的表观模量为1.3GPa,介于神经元传感器晶体硅材料(E=172GPa)和中枢神经组织(E=100kPa)之间,可以在两者之间建立一个性能梯度中间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