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鲁西地区断裂构造类型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西地区断裂构造发育,并且以新泰—泗水一带为中心呈放射状和同心环状展布,组成了同心环状—放射状断裂构造体系。这些断裂均表现为张扭性断裂,但也曾发生过压扭性活动。断裂的垂直断距为几十米至几千米不等,在研究区中部断裂断距较大,而在边部较小。这些断裂是在中新生代形成并进一步发展的。同心环状—放射状断裂构造体系是鲁西地块呈穹隆拱升形成的,而且在拱升的过程中还发生了逆时针和顺时针旋转。鲁西地块的拱升与旋扭皆与郯庐断裂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湖平面频繁变化的环境下形成的扇三角液的特点,阐述了其沉积微相,相带展布和砂体分布方面的特征,为该区储层的预测提供了指导模型,认为枣园油田(黄骅坳陷)孔一段枣Ⅳ,枣V油组发育时期,水体不稳定,湖平面升降频繁,无固定湖岸线,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扇三角洲特征缺乏完整的垂向层序,水下沉积与水上沉积垂向上频繁叠置,形成多层楼式的垂向层序,表现为红色碎屑岩与薄层暗色泥岩频繁互层,由于沉积物以氧化色为主,其特征类似冲积扇,但该环境下沉积的砂体分布模式与冲积扇环境的砂体的分布模式有很大的差别,红色泥夹的砂岩是席状,暗色泥岩所夹砂岩是指状,与湖岸垂直,在平面上,由于湖水的周期性淹没和湖浪改造形成沿岸分布的席状砂体,在垂向上,由于湖平面的频繁变化,使该区缺少稳定的沉积环境,因此砂体相对较薄,最后建立了该区扇三角洲洪水期沉积模式和枯水期沉积模式,洪水期和枯水期的交替发育,导致在同一剖面上席状砂体和透镜状(树枝状)砂体的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3.
研究湖平面频繁变化的环境下形成的扇三角洲的特点 ,阐述了其沉积微相、相带展布和砂体分布方面的特征 ,为该区储层的预测提供了指导模型 .认为枣园油田 (黄骅坳陷 )孔一段枣 、枣 油组发育时期 ,水体不稳定 ,湖平面升降频繁 ,无固定湖岸线 .因此 ,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扇三角洲特征缺乏完整的垂向层序 ,水下沉积与水上沉积垂向上频繁叠置 ,形成多层楼式的垂向层序 ,表现为红色碎屑岩与薄层暗色泥岩频繁互层 .由于沉积物以氧化色为主 ,其特征类似冲积扇 .但该环境下沉积的砂体分布模式与冲积扇环境的砂体的分布模式有很大的差别 .红色泥夹的砂岩是席状 ,暗色泥岩所夹砂岩是指状 ,与湖岸垂直 .在平面上 ,由于湖水的周期性淹没和湖浪改造形成沿岸分布的席状砂体 .在垂向上 ,由于湖平面的频繁变化 ,使该区缺少稳定的沉积环境 ,因此砂体相对较薄 .最后建立了该区扇三角洲洪水期沉积模式和枯水期沉积模式 .洪水期和枯水期的交替发育 ,导致在同一剖面上席状砂体和透镜状 (树枝状 )砂体的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4.
微观剩余油分布模式及提高水驱效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港油田孔南地区7种不同类型储层为基础,设计了恒压和变压条件下注水驱替微观实验,研究了水驱油的微观驱替特征、剩余油分布模式和影响水驱效率的因素。通过实验观察,将储层孔喉划分为大孔粗喉、中孔中喉和小孔细喉3种类型,相应的剩余油也划分为3种分布模式,不同模式又可进一步分为几种类型。恒压注水时,影响水驱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储层的孔喉结构,变压注水受孔喉结构影响较小,不同储层都可以通过变压注水来提高水驱效率,从而提高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5.
利用火成岩岩心的观察和镜下鉴定方法,结合地震、钻井等资料,从火成岩体的分布、火成岩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其分布规律等方面,对沈家铺区块孔一段火成岩储层的特征进行了研究。识别出火山喷发岩和浅成侵入岩两种火成岩类型,它们分别发育于孔西断层的下降盘和上升盘。火成岩储集空间主要有孔隙和裂缝两大类,进一步分为气孔、杏仁体内孔、晶间孔、晶内孔、溶蚀孔、构造裂缝、成岩裂缝、风化裂缝等8种类型,它们的分布主要受火成岩类型和断裂活动改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