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综合类   4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气CO2浓度增加对根瘤和菌根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气CO2浓度增加明显促进植物根系与固氮细菌及菌根真菌的共生。CO2浓度增加条件下,根系结瘤量增多,平均瘤重增加,单株固氮活性提高,但固氮比活性的变化在不同物种和不同生长阶段的表现不一致。CO2浓度增加同时还提高菌根在植物根系的侵染率。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能:潜力巨大的「绿色油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老的新兴产业 生物质能顾名思义就是来源于生物质的能量。生物质是动物、植物、菌物活体物质的总称,追本溯源则都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和H2O生成(CH2O)n(碳水化合物),将太阳光的物理能转变成化学能,它是世界上惟一的、独特的转化过程,也是生机盎然,千姿百态的生物世界存在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蓝藻-满江红鱼腥藻孢子的冰冻保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克智 《科学通报》1982,27(19):1215-1215
我们发现先前在本实验室从满江红(Azollaimbricata)叶腔中分离出的满江红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在Wolk结孢培养基中易于结孢。在培养基中加入0.3%毛地黄皂甙放置室温下24—48小时,再以BG-11无氮培养基洗3—4次即可将孢  相似文献   
4.
白克智 《科学通报》1979,24(14):664-664
近年来满江红(Azolla imbrichta Nakai)由于其生长快、固氮能力强的特点引起广泛重视,对它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注意的焦点是满江红及其体内的满江红鱼腥藻之间的共生机理。本文报道我们分离二者的方法并进行纯培养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大豆对大气CO2倍增的一些生理反应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人类的经济活动已使大气中的CO_2浓度由产业革命前的280×10~(-6)增至目前的350×10~(-6)左右,且有加速增长的趋势,引起广泛的关注.为预测未来全球环境变化对植物,特别是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过去10多年在发达国家已大量进行了在可控环境下CO_2增高的单因子实验研究.本文报道在开顶式培养室中进行的大气CO_2倍增对大豆一些生理特性影响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白克智 《科学通报》1983,28(13):821-821
荧光染料DAPI(4′-6-二脒基-2-苯基吲嗓)能与各种来源的富于腺膘呤-胸腺嘧啶的DNA结合。它具有专一性强、灵敏度高和使用方便的特点,近年已应用于多种原核和真核生物的细胞内和胞外DNA的检测,但在蓝藻中尚未应用。本文报告经DAPI染色的满江红鱼腥藻的不同类型细胞的DNA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分形几何在植物根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王义琴  张慧娟  白克智  孙勇如 《自然杂志》1999,21(3):143-145,146
非线性科学的分支——分形几何近年来发展迅速,它的应用几乎涉及到了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甚至于社会科学.本文从简要介绍分形的基本原理入手,综述了分形几何在植物根系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水稻等沼生植物的根系,通常都生长在氧气缺乏的淹水土壤里。关于这些根系呼吸所需氧气的亲源问题,远在19世纪末就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另外许多旱生植物虽然不能忍受土壤的突然淹水,但在进行水培时却能正常地生长和发育。生长在水培  相似文献   
9.
白克智 《科学通报》1979,24(4):191-191
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 (Roxb.)Nakai)又名红萍、绿萍,属满江红科,满江红属,是一种水生蕨类植物。在满江红同化叶叶片的空腔中共生着一种能固氮的兰藻,满江红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远在几百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知道满江红可以肥田,现在它已成为我国水田的重要绿肥之一。长期以来,养殖满江红都是采用营养繁殖。但是满江红营养  相似文献   
10.
植物种子大小与幼苗对CO2倍增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丁莉 《科学通报》1997,42(2):187-189
大气CO_2浓度到下世纪中叶可能增加到700μL/L。CO_2倍增及其引起的温室效应对植被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已受到广泛关注。C3和C4植物对CO_2倍增的反应有着很大差异,CO_2倍增时,C3植物光合效率增长潜势可达66%,而C4植物则只有4%,因而在CO_2倍增后,C3物种将比C4物种占优势,可能显著地改变植物群落的组成。最近Diaz等曾观察到CO_2增加时,菌根侵染植物和非菌根侵染植物的反应差异很大,CO_2倍增使菌根及其被侵染植物Calluma vulgaris相互得益,而不利于非菌根侵染植物,如Rurnex obtusifolius和Cardamine flexuosa的生长,源于其根系与土壤微生物营养的竞争。它也是影响植物群落改变的重要因子。先前的工作中,我们曾注意到紫花苜蓿在苗期生长对CO_2倍增的反应较大豆更为明显。这使我们设想,植物早期生长对CO_2倍增的反应可能与种子大小有某种关系,而且可能影响大气CO_2增加导致的植物群落组成的变化。本文报告以7种草本植物为材料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