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论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心理承受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值改革之际,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中,人们遇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社会心理承受力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而且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对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心理承受力的研究,不仅能够指导人们自觉地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而且有助于加深对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之间关系的理解。社会心理可以分为个体的、群体的和社会的这样三个不同层次。与此相适应,社会心理承受力也分为三种层次。有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出现的带有全社会性的社会心理承受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文选》的出版,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邓小平文选》作为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产物,它既是指导伟大历史转变的理论武器,也是实现伟大历史转变的光辉记录。它的出版,充分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邓小平文选》内容非常丰富,思想非常深刻,它涉及我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思想理论、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问题,而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就是维护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在蓬勃发展的体制改革,是一场空前深刻的革命,它不仅涉及到改革的客体,而且涉及到改革的主体——改革者。思维方式是属于改革的主体方面的问题。改革的实践表明,思维方式的变革与改革的深入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对思维方式问题的探讨,对于更好地发挥改革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改革的顺利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