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把中国建成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及如何建设这样的社会主义?这是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直至去世都一直苦苦思索并努力解答的重大历史课题.在解答这一涉及中国命运的重大历史课题的过程中,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也经历了萌芽、形成和曲折发展这样三个不同时期,每一时期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各有侧重点.  相似文献   
2.
3.
本文讨论了在线列阵频率域宽带多波束形成中采用混基 FFT 实现空间Fourier 变换的问题。为了便于比较,本文除了给出混基 FFT 计算结果外,还给出了用增补零值样本点的基2FFT 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4.
王正宇 《科技信息》2007,(18):244-245
慈善事业作为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稳定,提升公众社会责任与公德等多方面的功能,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前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存在很大差距和很大潜力,须大力促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正宇 《科技资讯》2006,(32):62-6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离开发展,发展观就失去意义。  相似文献   
6.
综合利用符号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相关理论、方法与材料,可以发现十三世纪的匝嘎利作品中不仅包含了宗教与艺术,还包含了政治权力等社会性因素。因应多民族国家重新恢复统一的历史进程,僧人发展了特殊的匝嘎利艺术形式,在符号层面实现了国家与地方社会的双向锚固。一定程度上,这套匝嘎利反映了当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家与西藏地方社会的双向互动与建构过程已经深入人心,而不仅仅是国家对西藏地方的政治或文化征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