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赵苑  王志泰 《贵州科学》2020,38(2):85-90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新时代,利用遗存与城市的喀斯特自然山体生态资源建设山体公园,是建设用地紧张的山地城市、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提高城市居民美好环境需求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山体建设公园的诸多限制因素和空间单一的先天不足,限制了山体公园的建设和发展,而相关研究滞后和不充分,使得山体公园建设中出现资源破坏而功能低下等问题。贵阳市是典型喀斯特地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典型而特殊的山地城市,山体公园建设对保护自然生态、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提高绿色共享环境质量及海绵城市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本土实际,引入新时代的发展理念,采用借自然之物、仿自然之形、引自然之象、依自然之理的方法,研究设计了贵阳市“千园之城”的示范性公园绿地——贵阳市南垭山体公园的园林景观建设方案及其功能作用,评价了其提升城区开放共享的功能作用和生态效益,可为有关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及规划设计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依托贵州省凯里至雷山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山区生态公路建设的新理念与新途径,提出公路设计生态优先、尊重自然的生态保护理念,在项目中提出并实施了生态保护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环境保护效果,为今后贵州山区公路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2010年5月航拍遥感影像和贵州湄潭县城市总体规划及绿地系统规划相关资料,利用移动窗口法,在8个方向上从城市中心向边缘取样,定量分析了湄潭县城市绿地景观空间梯度特征。结果表明:(1)类型水平上,8个方向的农业用地和山体绿地景观比例较高,是湄潭县城绿地景观的优势类型,其他各类城市绿地景观比例偏小,县城建成区绿地建设滞后。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在老城区、工业区破碎化程度高,斑块形状较为复杂;公园绿地面积不足,分布不均。(2)景观水平上,不同景观指数沿8个方向样带呈现明显的梯度特征,表明城市化导致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增大,景观异质性增高。  相似文献   
4.
黔东南黎平县四寨村和肇兴村两个侗族传统村寨具有较高的识别性和文化价值,旅游开发强度的不同越来越影响二者景观资源格局的差异。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比较分析四寨村和肇兴村景观斑块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采用1︰500地形图实地勾绘小班,利用ArcGIS 10.2和Fragstats 3.3软件计算景观指数。结果表明:四寨村自然斑块面积较肇兴大,人工斑块面积较肇兴少,耕地和林地是两个村落的优势斑块,四寨村大面积斑块类型多于肇兴村,林地在两个村落中均具有较大的平均斑块面积;四寨村较肇兴村斑块边缘形状更复杂而不规则;斑块边缘密度和斑块密度表明肇兴村景观异质性大于四寨村,景观破碎化程度更高;四寨村各资源类型斑块在空间配置上更为聚集。研究建议在进行侗族村落保护性开发时,注重村落内优势斑块的保护,维持景观的延续性;加强景观斑块资源的管理,合理引导斑块的资源开发,集约化发展村落,提高景观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